
彩虹快速路(记者 张之冰 摄)
蜻蜓·公园公共停车楼(记者 李忠 摄)
杭州日报讯 飞渡钱江南北,连接萧滨一体,穿梭城西走廊,驰骋江东一线……攻坚推进“迎亚运”道路建设以来,一条条快速路、地铁重建道路建设完工,拉近了杭州主城、副城和组团间的时空距离。
拓展地上空间,挖掘地下潜能,扩能供水排水,建设全域海绵……冲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日趋提高。
今年,杭州以亚运为契机,高品质建成26条130公里快速路、184条200公里地铁重建道路,新增停车泊位48665个,完工地下管廊24.8公里,新建改造污水管网66公里。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杭州亚运会又是向世界全面展现‘两个先行’标志性成果的‘重要窗口’。”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能级,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更多亚运红利,在“两个先行”中谱写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城市道路不断延伸—— 490公里快速路网、1小时时空圈,打造“杯水不溢”出行环境
时间紧、任务重,这是摆在市建委牵头统筹“迎亚运”道路建设面前的难题。
2月21日,“接棒冬奥,冲刺亚运——‘迎亚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正式启动。“我们必须举全市城建系统之力抢时间、抓进度,保质保量完成道路建设任务。”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
肩负使命,起笔有章法,落笔有力度。
3月,市建委“城建先锋·奉献亚运”争先活动全面启动,通过实施“先锋领航”“立功竞赛”“护航亚运”“三榜联动”四大行动,推动所有建设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在“迎亚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当先锋、作表率、展作为。
“一方面,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带领24名党员通过分片包干、一周一督查等举措推进快速路和地铁重建道路建设。另一方面,亚运道路项目共建立临时党支部39个,结成19对党建联建对子,推动党员到项目一线破解难题。”市建委党组相关负责人说。
随即,市“迎亚运”道路建设行动工作专班 21名“服务指导组”成员相继奔赴道路建设一线。从白天到黑夜,他们全力指导各类建设主体采取“管家”协调服务、“赛马”竞先赶超、“三色”预警督办、“一站式”绿色审验等新机制新举措,全方位、全过程介入项目建设、施工、验收、移交等建设环节。
质量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
在加快推进“迎亚运”道路建设的同时,更要精准把控道路建设的每一个细微环节,确保建成品质工程。
市建委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用“毫米级”标准丈量道路品质,要求井框与路面高差不超过5毫米,井盖与井框的高差不超过1.5毫米,每一条伸缩缝与路面高差不超过2毫米,路面每一条横向接缝高差不超过5毫米……
在道路建设完成后,市“迎亚运”道路建设行动工作专班还组织开展道路建设质量“回头看”,对所有新建和改造道路进行了“杯水不溢”实验。
“车子以70码的速度行驶,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路段,立即反馈并‘回炉’处理直到达到标准,确保道路质量达到最佳效果。” 市“迎亚运”道路建设行动工作专班成员介绍。
匠心精琢,成果斐然。
曾经无高架的临平区迎来了“三路一环”的快速路“通勤时代”,多年以来江南副城的骨架路网短板跃升为“两横三纵”的路网格局,4条东西向的大动脉共同构成了城西科创大走廊“一体两翼”的“金纽带”, 江东片区的“关键两横”构建了杭州、上海、宁波“1小时经济圈”……
今天的杭州,综合立体、系统完整、品质优良、功能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逐渐成型。一张总长490公里、通达“东西南北中”十城区的快速路网,一个地铁与城市道路“无缝衔接”的出行模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共同富裕美好图景不断转化为市民群众可感可及、可触可亲的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