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民生 双城打造同城待遇
出生于1979年的宁波人方迪,大学毕业后留在杭州工作,他的父母不定期来杭看病。2021年7月,杭甬异地就医开启医保报销“双向免备案”,对于方迪来说,这是个重大利好。
“以前我每次回宁波,都得背着厚厚一沓票据去报销。有了‘双向免备案’,我可以直接在杭州结算,什么都不用带,一趟都不用跑。”
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聚焦办好民生实事,让政府做的事成为百姓满意的事。“双城记”既是一件事关两地发展的大事,也是一件影响无数人生活的小事。小事的一笔一划,又关乎整张蓝图的成色与精彩。
杭州市医保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吕良告诉记者,目前,“双向免备案”已覆盖杭州的1130家、宁波的769家医疗机构。2022年以来,杭甬两地共有177万余人次实现医保互相结算,两地的人员往来愈加紧密。
在杭甬“双城记”中,还有诸多惠民惠企举措。《行动计划》明确,锚定公共服务,实施“一卡通”优质共享标志性工程。去年以来,两地一口气谋划实施了23项惠民惠企举措,涵盖企业保供互通、民生互惠互利、文旅服务共享等方面——
杭州、宁波市民可互购公园卡。以杭州公园卡为例,花50元,宁波市民就可以在一年时间内,无限次进出包括西湖、西溪景区在内的近20个景点。“这里门票一张80元,去一趟就能把年费省下来了。”在西溪湿地景区门口,宁波游客陈先勇表示。
两地还打通了市民信用体系。目前,杭州“钱江分”已实现与宁波“天一分”互认、互兑。这也意味着,两地守信的个人和企业,能在双城享受同等信用专项服务。
“杭甬‘双城记’的核心目标,就是打造同待遇。因为只有待遇相同,‘双城’如同城,人才、企业能畅通交流,才能真正形成两座城市优势互补、携手并进。”杭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杭甬还将以民生为发力点,打造更加优渥的营商环境,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区域协作探路、打样。
“唱好杭甬‘双城记’,要立足浙江,更要跳出浙江,通过全方位紧密协作,将区域打造为联通外循环、保障内循环、链接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宁波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两地将通过提升城市综合能级、深化协同发展机制、推进惠民利企事项,加快推动形成错位协同、联动创新、竞合共赢发展格局。
五年行动计划
2021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五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了“1+3”目标体系和18个具体指标。1个总目标即到2025年,杭甬双城核心引领、错位协同、联动创新、竞合共赢的发展局面将全面形成,杭甬双城经济圈格局基本形成,对全省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这一总目标下,《行动计划》还设定了“共建高质量发展标杆”“共建高水平协同样板”“共建高能级带动典范”3个分目标和18个具体指标。
《行动计划》规划了八大专项行动和十大标志性工程,重点聚焦城市大脑互联、科创大走廊协同、产业创新带共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联动创新、一小时交通圈共建、公共服务“一卡通”共享、杭州湾南岸生态海岸带打造等内容。在交通领域,两地将共同研究杭州内河港与宁波海港便捷联通方案,积极发展海铁联运,探索推进高铁快运合作,并加密宁波至绍兴至杭州南市域列车,推动江南水乡线绍兴至萧山机场段建设,加快建设宁波至慈溪市域铁路,共同建设杭绍甬一小时通勤圈。
八大专项行动
❶ 以城市大脑深度互联为着力点,实施数字化整体智治行动
❷ 以高能级创新平台协同为着力点,实施科创体系共筑行动
❸ 以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为着力点,实施关键领域产业链共建行动
❹ 以自贸试验区片区联动为着力点,实施开放高地共创行动
❺ 以大运河诗路共建为着力点,实施文旅品牌共塑行动
❻ 以打造杭绍甬通勤圈为着力点,实施基础设施互联行动
❼ 以民生“一卡通”共推为着力点,实施公共服务共享行动
❽ 以生态海岸带共建为着力点,实施生态环境共保行动
十大标志性工程
① 实施杭甬城市大脑互联工程
② 实施杭甬科创大走廊协同工程
③ 实施杭绍甬产业创新带共建工程
④ 实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宁波片区联动创新工程
⑤ 实施杭甬“四港”联动多式联运工程
⑥ 实施杭绍甬一小时通勤圈共建工程
⑦ 实施大运河诗路(杭甬段)共建工程
⑧ 实施杭甬公共服务“一卡通”优质共享工程
⑨ 实施杭州湾南岸生态海岸带共建工程
⑩ 实施杭甬协同达峰工程
资料来源:杭州市发改委、宁波市发改委 浙报制图:戚建卫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