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绿头鸭
白琵鹭和黑脸琵鹭
上周末,“观鸟人”郑建江发了一条九宫格朋友圈,晒的都是钱塘大湾区湿地的候鸟——
九工段-二十工段这个地方真有吸引力。今年已经出现5种一级保护动物了,黑鹳、卷羽鹈鹕、白鹤、东方白鹳、白头鹤。今天又发现了白头鹤和白鹤作伴。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杜甫在《绝句二首》中的诗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说的是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鸳鸯。虽然古诗说的是春天,但现在钱塘大湾区湿地来来往往的候鸟们,和诗里的景象又是多么相似啊。
在冬日里观鸟,是一种什么体验?我们约上郑建江,去了一趟钱塘大湾区湿地。
环保设备厂老板
做起“观鸟人”
钱塘大湾区湿地在杭州的最东面,是杭州最大的沿江滩涂湿地,也是冬候鸟进入杭州的第一站。每年途经和栖息于此的飞鸟、水禽超过10万只。
这周,我们挑了个天气还不错的下午,从武林广场出发,80分钟后,到达了钱塘大湾区湿地的核心区。下车的第一件事,我们不约而同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
郑建江扛着一只“大炮”和三脚架向我们走来。老郑一头短发,穿着一件黑色的棉服,看起来非常精神。
他原来是一家环保设备厂的老板,因为喜欢摄影,在2015年,入手了一部照相机,可以拍到3公里外的鸟。也是在那一年,他成了“观鸟人”。
观鸟时,他一般先用望远镜,看到鸟了,再拿相机拍。
“走吧。有些鸟,用肉眼能看到的。”老郑招呼我们动起来。
从钱塘江的堤岸上望去,远处除了一片片芦苇荡,就是平静的江水,山的轮廓叠在江面,江对岸,海宁的建筑能隐隐约约看个大概。
老郑指着不远处的一处芦苇荡说:“7年前,我刚到湿地时,在芦苇荡里发现过捕鸟的网和捕野鸭的工具。不过,现在保护力度大,几乎没有人偷捕了。”
2016年5月,老郑发起成立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绿色生态公益服务中心,在钱塘区范围内做一些环境保护、鸟类救助的事。他也没想到,这个公益组织现在竟然有了5000多名志愿者。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劝阻非法捕杀鸟类的人,拆除捕鸟网和捕鸟棚。”郑建江说,最初的4个多月是最艰难的,“捕鸟人骂我们多管闲事,断了他们的财路。有时候去劝导,还差点被打。”
前两天,志愿者们一起救助了一只头部受伤的红隼,给它处理伤口、喂食后,小家伙已经健康地回到了大自然。
热点资讯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