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几分钟 身体获益良多
发布时间:2024-01-03 08:52:15

近日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发布的一项研究,为运动打开了新思路。这项研究去年10月刊发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探究了中高强度间歇性生活方式体力活动(MV-ILPA)与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短暂的中度至剧烈间歇性运动,即使只有1-10分钟,就可以带来健康益处。

研究人员筛选了2.5万余名佩戴加速计(7×24小时)且不锻炼的成年人,平均跟踪随访时间为7.9年。分析发现,与每天中高强度间歇性生活方式、体力活动都少于1分钟的人相比:

每天1~3分钟中高强度活动,死亡风险降低34%、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9%;

每天3~5分钟中高强度活动,死亡风险降低44%、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8%;

每天5~10分钟中高强度活动,死亡风险降低52%、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41%。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少于1分钟的中高强度活动,只要剧烈运动占比超过12%,就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剧烈运动占比超过15%,也可降低不良心血管风险。

那么什么样的算中高强度运动?

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民健身指南》,一般常用最大心率百分数和运动中的实测心率监测体育运动强度。

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体育健身活动时,心率在85%或以上最大心率,相当于大强度运动,如跑步、快速骑自行车、快节奏的健身操和快速爬山、登楼梯、网球单打等;

心率控制在60%~85%最大心率范围,相当于中等强度运动,如健步走、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网球双打等;

心率控制在50%~60%最大心率范围,相当于小强度运动,如散步等。

另外,还可以用“最简单的判断法”:如果运动时你微微喘气,可以正常说话,但不能唱歌,说明此时的运动强度为中等;如果运动时你说几句话就要停下来喘气,说明此时的运动强度较大。

多做这些事,也算中高强度活动

除了专门的运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做中高强度运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杨进刚分享,生活中有很多容易将间歇性的高强度体力活动日常化的方式,主要包括:(1)短途路程采用快速步行或者骑自行车;(2)快速上楼而不使用电梯;(3)如果开车购物,将车停在远离购物中心停车场100米的地方,来回步行;(4)走路的时候,以每分钟130-140步的速度行走;(5)爬坡。

中高强度运动时,注意这5点

1.运动前注意做好热身,运动后要做好肌肉拉伸放松。

2.做中高强度运动要循序渐进。初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或体质较弱的人,可进行中等或小强度运动。

3.高强度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大量水分进入血液还会使血容量迅速增加,心脏负担突然加重,导致心肺功能异常。

4.高强度运动后不要吸烟喝酒。运动后人体代谢处于高水平状态,抽烟喝酒对人体的伤害比平时更大。

5.身体存在疾病的建议遵医嘱。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进行高强度运动前一定要进行评估。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