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免费!从杭州坐火车回家,这件“头等大事”别错过!
发布时间:2024-02-04 09:02:36

春运回家,如果从杭州坐火车,不如试试在车站理个“精神头”再出发!不仅免费,还有社牛团队陪你唠嗑,一起来看看吧↓↓

从春运首日开始,杭州东站的大厅里就有一支平均年龄六十岁往上的志愿者队伍,每天驻守为返乡的乘客理发。

关键,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这里的火爆程度,完全不亚于闹市区里那些热门理发工作室。甚至可以说,他们是火车站里人气最高,同时也是最能带来愉悦的一群人。

四把剃刀,一天八十“头”

要在偌大的火车东站候车大厅找到这支理发队伍,其实并不难。他们就位于靠近东安检口的一大片空场地,橙色的志愿者马甲相当有辨识度,拉着行李刚进站,就能见到他们。

理发,不需要多少繁琐流程,座椅有空位,上前确认,坐下即可。像年龄最大,也最资深的理发师李金生还会主动和乘客打招呼,“来来来,我们是免费理发,不收钱!”

这门不收费的生意火到出乎意料。几乎上一位乘客理完发刚走,下一位就拉着行李箱走来坐下。回金华老家的杨师傅起初在边上观察,后来去检票口转了一圈,又折返回来,决定理个发。“我看有这么多人都在理发,你们手艺一定不会差。”

还有一位回安徽的邓师傅,理发完左看右看,特别满意,连同行的妻子也忍不住走来,请理发师魏丽华帮忙把自己的长发修短些。夫妻俩在杭州做桥梁工程多年,省吃俭用讨生活,尤其是邓师傅的妻子宁大姐,离上一回理发的时间挺长了。她笔挺坐在椅子上,小心翼翼确认着头发剪短的长度,难以抑制期待的表情。

理发师身后的花名册记录了每天的工作量。每次完成理发,他们都会请乘客留下自己的名字和年龄作为记录。很多人还会提笔在空白处写下几句感谢的话,很是真诚。像一位要去往江西的乘客就写道:“为杭州人民点赞!”

还有一位孩子工工整整写下:“谢谢爷爷,祝新年快乐!”

翻一翻花名册,能够得知四位理发师平均每天要理八十个“头”,这放在普通理发店,也是个不小的数字。志愿者领队王建接说,临近春节,理发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中午吃饭只能轮流凑合扒一口。“忙就忙些,总不能耽误了人家坐车。”

先问时间,再问造型

公益理发从春运首日开始,一直持续到2月8日,每天8点30分到16点30分。“实际上,8点我们就会到东站,有需要就开剪呗。”66岁的杜小芳笑着说。她是典型的杭州大姐,热情、开朗。春运这几天,她已为上至90岁高龄的老者,下至2岁的毛毛头理过发。

在火车站理发,和在外头理发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杜小芳说:“在外面,你坐下之后理发师肯定第一句话是‘老样子?’‘打算怎么剪?’这里不一样,我们会先问,您是几点的车?或者,您检票口离这里近不近?”

时间和效率,是这里的关键词。得到明确答复后,理发师们才会进一步开始理发。若是时间来不及,或是卡着点的旅客,大家一般都会提醒或是婉拒。

在这之后,理发便会正式进入流程:裹上围脖纸,系上理发围布,朝着头发轻轻喷洒一些水,接着就是剪刀快速交错,和电推的来回平扫。一般来说,这里不会排起长队,当四位理发师同时上阵,几乎不需要多少等候时间。

不过,来理发的乘客,一般都会给自己预留一小时以上的时间。也正是因为有着充裕的空档,他们才有心思和理发师们聊聊目的地,聊聊这一年来的酸甜苦辣。

杜小芳就碰到一位独自回商丘的大姐,聊了许多话。大姐说,家人都在杭州打拼,自己之所以要一个人提前回去,“就是想把老家布置布置,让孙子回来时有过年的味道。”大姐跟杜小芳讲,回老家就要忙,不可能有时间理发,“能在出发的地方理个发,也是缘分。”

来源:杭州发布   作者:文字/李维和 摄影/廉笑尘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