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食材不是越新鲜越好,医生有话说
发布时间:2025-02-21 11:25:41

香喷喷的羊肉是人们餐桌上常用的“明星”食材。“烹羊宰牛且为乐”,即杀即食的新鲜度令人垂涎三尺。然而,羊肉并不是越新鲜越好。这是为什么?

“排酸”羊肉更鲜美

羊肉在宰杀后,若立即食用,其肉质紧绷,血腥味重,口感并不理想。若给予羊肉一定的时间,宰杀后迅速在0—4℃的条件下放置8—24小时,使羊肉经历一个排酸过程,排空残余的血液和体液,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羊肉的安全性,而且也能展现出最佳风味,口感更鲜嫩。

哪些人群适合吃羊肉?

羊肉,作为红肉界的佼佼者,其营养价值自然不容小觑,还易于消化,对脾胃友好,特别适合以下体质人群食用:

温和体质:羊肉中的优质蛋白质、铁、锌、硒等营养物质丰富,可以帮助人体提升免疫力。身体健康、体质温和的人群,适量食用有益身体。

脾胃虚寒及肾虚体质:羊肉性温,有温补脾胃、增强体内阳气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寒、肾虚体质的人而言,羊肉可谓是“肾宝”。来一顿羊肉大餐,可以帮助改善精神不振、畏寒怕冷等症状。

产后贫血的宝妈:羊肉是温经补血的一把好手。产后体质虚弱、贫血的宝妈,适量补充羊肉,可以快速恢复元气,有效缓解小腹冷痛、月经量少等症状。

以下人群慎食羊肉:

阴虚火旺者:羊肉性味甘热,对于痰中湿热、传染病早期等症状的人来说,可谓“火上浇油”。高血压、肝阳旺盛者,食用羊肉容易造成头晕目眩、口舌糜烂。

肝病患者:羊肉甘温大热,被称为“发食”。肝病患者过量食用,容易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痛风患者:羊肉中嘌呤含量相对偏高,痛风患者大量食用后容易引起尿酸升高、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建议适量食用。

去除膻味小妙招

独特的膻味令许多人对羊肉又爱又恨。掌握了以下几个去膻小妙招,面对羊肉时,就可以大快朵颐:

萝卜去膻法:将白萝卜戳上几个洞,放入冷水中和羊肉同煮,水开后将羊肉捞出单独烹调,即可去除膻味。

绿豆去膻法:绿豆能吸收羊肉的油脂。煮羊肉时,若放入少许绿豆,亦可去除或减轻膻味,还可使羊汤更清爽。

浸泡去膻法:将羊肉放入浓茶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茶叶中的鞣酸可以中和羊肉的膻味;或将羊肉浸泡在牛奶中,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以吸附羊肉中的异味。

腌制去膻法:在烹饪前用米酒或柠檬汁腌制羊肉。酒精和酸性物质有助于去除膻味。

此外,还可以在烹饪羊肉时,适量加入山楂、陈皮、丁香等佐料,减轻膻味。

最后,羊肉虽好,但一定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适量食用。

供稿:杭州市卫生健康委、拱墅区卫生健康局、拱墅区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张文英

来源:健康浙江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