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根有青筋,是脾胃虚弱?5个“黄金穴”多按按
发布时间:2025-02-27 11:07:54

突然发现自家娃鼻根处有隐隐的青筋?

可别小瞧了它,这往往是孩子脾胃发出的“求救信号”!长期忽视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免疫力下降。

鼻根青筋到底藏着什么健康“密码”?如何帮助孩子养出好脾胃?中医来解读~

鼻根青筋

是脾胃的“晴雨表”

鼻根部位于两眼内眦(内眼角)之间,是鼻子的起始点。

中医认为,鼻根属于脾胃在面部的反射区,鼻根部的青筋,又叫做“山根青”。

当孩子脾胃功能出现问题时,气血运行不畅,就可能导致鼻根部的脉络显露,出现青筋。

脾胃虚弱

会带来“连锁反应”

脾胃乃后天之本!它要是“一蹶不振”,不仅影响消化系统,还可能引发一连串的健康问题!

1、消化不良

脾胃是消化吸收的“主力军”,一旦脾胃虚弱,孩子的消化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常见表现为:

食欲不振,吃饭时总是磨磨蹭蹭,对食物提不起兴趣;

容易出现腹胀、腹痛,肚子鼓鼓的,有时还会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

大便也不规律,不是便秘就是腹泻。

这都是脾胃无力运化食物的结果。

2、发育迟缓

营养靠脾胃运化吸收。脾胃虚弱,营养吸收不足,孩子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与同龄人相比,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看起来瘦瘦小小,身体素质也差,反复感冒、咳嗽难愈。

3、睡眠不安

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不好,食物在胃肠内不能很好地消化,孩子晚上睡觉就容易翻来覆去、磨牙、盗汗,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而睡眠不足又会进一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调理脾胃

按揉5个“黄金穴”

中医穴位按摩是一种安全温和、行之有效的调理方法。当孩子出现脾胃虚弱的症状时,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运化能力。

推荐5个具有健脾助消化功效的穴位↓↓↓

足三里穴

健脾第一穴

定位:膝盖外膝眼下3寸(孩子四指并拢的宽度)。

手法:拇指环形揉按1~3分钟,力度轻柔。

功效: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增强免疫力。

中脘穴

肠胃“消食开关”

定位:肚脐正上方4寸(胸骨下端到肚脐连线的中点)。

手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以三指指腹着力于中脘穴上,适当用力做顺时针环形揉动1~2分钟。

功效:调和胃气、消食化积,缓解腹胀、呕吐。

四缝穴

小儿疳积特效穴

定位: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面第一指关节横纹中点。

手法:用拇指指甲逐一掐揉每穴10次(微红即可)。

功效:改善积食、食欲不振,促进消化。

脾俞穴

调补脾胃“能量站”

定位: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两指宽)。

手法:双手搓热后来回搓擦脾俞区域1~2分钟,至局部发热。

功效:温补脾阳,增强脾胃运化,改善腹胀、乏力等症。

外劳宫穴

脾胃“小暖炉”

定位:手背部第2、3掌骨间凹陷处,与内劳宫相对应。

手法:用拇指指腹环形按揉孩子的外劳宫穴2~3分钟,力度轻柔。

功效:温阳散寒、理气止痛,改善脾胃虚寒引发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按摩小贴士

☑ 餐后1小时进行,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

☑ 可搭配婴儿油或艾草精油等介质,增强效果。

此外,脾胃养护还要从生活细节入手,多给孩子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药、南瓜、小米、芡实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晚上尽量在9点前入睡,让脾胃在夜间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跳绳、拍球等。

来源:健康杭州   作者:供稿 拱墅区卫健局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