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均分,天地阴阳趋于平衡。春分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个温柔提醒,让我们调整身心,与自然平衡。《春秋繁露》中有记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分时节,人体阳气随自然之气升发,肝气旺盛,气血运行加快,但易因气候多变、阴阳交争而出现失衡。中医强调“天人相应”,此时养生需顺应春气之生发,调和阴阳,疏肝健脾,为全年健康奠定基础。浙江省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主治中医师朱海燕表示,春分中医养生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疏肝理气:肝木逢春,宜疏不宜郁
春属木,与肝相应,此时,宜疏肝理气,使肝气条达,则人不困倦。以食指按压太冲穴,轻敲肝经,以通经活络。再辅以薄荷茶或花茶,清香入肝,令肝气疏泄。肝气郁结者,更易困倦,此法可助精神焕发。
健脾祛湿:脾土得暖,湿气自消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春分时节,宜食山药、薏米、芡实等物,煮粥以养脾胃,兼能祛湿。薏米赤小豆汤炒制后食用,去其寒性,更宜春季。生冷食物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动静平衡:动以养阳,静以养阴
早晨练八段锦之“调理脾胃须单举”,可调和气血,增强体质;傍晚散步至微汗,可促进血液循环;午时(11—13点)小憩片刻,静心养阴补血。动静结合,方能阴阳平衡,养生效果更佳。
防风防敏:风邪易侵,须固护正气
春分时节,天气多变,风邪易侵,且须护好颈后风池穴、肚脐神阙穴及脚踝三阴交,以防风邪入侵。春季花粉、尘螨增多,易诱发鼻塞、皮肤痒,可每日按揉迎香穴(鼻翼旁)、曲池穴(肘横纹外侧端),或用苍耳子6g、辛夷花6g煮水熏鼻。
饮食方面,朱医生推荐大家在春分时节多吃新鲜蔬果,如菠菜、韭菜、芹菜、苹果、梨等。此外,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滋养身体,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等增强体质。春季饮水亦不可少,保持水分平衡,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为大家推荐一道适合春分时节食用的中药膳食。
五花饮
材料:玫瑰花5g、合欢花3g、绿梅花5g、三七花3g、厚朴花5g。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茶壶中,加入热开水浸泡即可。
功效:花类轻盈,具有疏肝解郁,活血理气的功效,合欢花还兼有安神之效,适用于春分时节情绪不佳、心烦意乱、失眠多梦等人群。
春分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调和阴阳平衡,通过科学的养生方法,同时结合中医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养护身心,享受健康美好生活。
供稿: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消化内科 朱海燕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