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0日,我们将迎来世界口腔健康日。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咀嚼、发音、美观等功能,还与心脏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全身疾病密切相关。因此,维护口腔健康,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5岁的刘先生(化名)是位坚果爱好者,尤其喜爱吃核桃、香榧这些。3月初,刘先生在家吃山核桃时突然感到右下后牙一阵锐痛。
“之前也有过类似崩到牙的情况,过两天就好了。”起初他以为只是普通的牙齿敏感,没重视。但是在接下来几天,这颗牙齿对冷热刺激都非常敏感,咬东西时更是疼痛难忍,甚至晚上都有阵阵刺痛难以入眠。
由于实在是影响生活,刘先生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综合牙科门诊找到了副主任医师张文涛。
“你太大意了。你看看,裂啦!”张医师通过染色检查发现他的牙齿表面有一条延伸至牙本质的细微裂纹——这正是典型的“牙隐裂”,裂纹影响到神经才导致了刘先生的牙齿疼痛。
张医师表示,如果牙齿隐裂导致完全裂开,就没办法保留必须拔除。好在经过进一步检查,刘先生这颗大牙隐裂纹仅局限在牙冠部,还有保留价值。通过根管治疗和全瓷冠修复,刘先生的牙齿恢复了正常功能。张医师特别叮嘱:“修复后的牙齿仍需避免咬硬物,它就像黏合的瓷器,需要温柔对待。”
牙齿是人体全身上下最坚硬的器官,但它也有自己的弱点。张医师表示,一旦出现牙隐裂,它的破坏力远超想象,一颗未治疗的隐裂牙可能在数月内从轻微裂纹发展成需要拔除的残根。因此,要避免经常直接使用牙齿啃咬骨头、硬壳坚果,合理使用工具开壳。牙齿的坚固在于整体结构,一道微小裂缝就足以破坏它的力学平衡。保护牙齿,从拒绝咬硬物开始!
什么是牙隐裂
牙隐裂,也被称为“牙裂纹综合征”,是指牙齿表面出现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裂缝。这些裂纹可能仅停留在牙釉质表层,也可能深入牙本质甚至牙髓。它就像瓷器上的“开片”,看似完整却暗藏隐患,是中青年人群(30岁—50岁)牙齿疼痛和缺损的常见原因之一。
导致牙隐裂的不良习惯
咬硬物习惯:用牙开瓶盖、咬坚果、啃骨头、螃蟹壳等行为最危险。
牙齿结构脆弱:补过的大牙、严重磨耗的牙、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抗裂能力下降。
夜磨牙或紧咬牙:夜间无意识的异常咬合力长期“摧残”牙齿。
冷热刺激:频繁交替吃火锅和冰饮,导致牙齿热胀冷缩加剧。
有以下情况
建议尽快就医检查
吃硬物时某颗牙突然刺痛。
冷热敏感反复出现。
牙齿表面有可疑“黑线”。
咬合时疼痛,松口后缓解。
治疗方式
取决于裂纹深度
若只存在浅表釉质层的隐裂,无明显症状,且牙髓活力正常。治疗方案:可通过调颌来治疗,防止裂纹加深;也可采用酸蚀法和釉质粘接剂光固化处理。
如果裂纹已达牙本质,伴有定点咀嚼剧痛,冷热刺激痛,但牙齿不会自发疼痛。治疗方案:先行调牙合,再沿裂纹备洞,光固化树脂充填或者氧化锌丁香油暂封 2—4周,无症状者用光固化树脂替换充填或冠修复。
如果裂纹已累及牙髓。治疗方案:根管治疗+全/桩冠修复。
如果裂纹已达髓底水平,但未累及髓室底,患牙未完全纵裂。治疗方案:根管治疗+全冠修复/拔除患牙+择期修复。
如果裂纹累及牙根或完全折裂至牙根。治疗方案:拔除患牙后选择合适的方式来修复缺牙。
预防指南
01、饮食禁忌:
避免用牙齿当工具(开瓶盖、撕包装等);少吃坚硬食物(如未开口的坚果、脆骨等)。
02、防护措施:
夜磨牙者需佩戴定制咬合垫,减少牙齿磨损;缺失牙及时修复,避免邻牙受力过大;定期口腔检查,发现早期裂纹及时处理。
03、日常养护:
避免冷热交替饮食(如热咖啡配冰淇淋);使用抗敏感牙膏缓解轻微症状(但无法治疗隐裂)。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