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岁的办公室职员李先生近日右耳突然出现嗡嗡声,类似电流声,但很快就消失了。起初,他并没有太在意,以为只是偶尔的现象。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这种阵发性耳鸣情况时有发生,每次持续几秒到几十秒不等,且多发生在安静的环境中,或是他专注于某件事情时。虽然耳鸣不是持续性的,但频繁出现也影响了李先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使他感到有些焦虑和不安。于是他就近来到宁波市北仑区春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
接诊的全科副主任医师、家庭医生颜世昊表示,由于春季气候变化、耳部疾病易发和情绪因素等多种原因,春季是耳鸣高发的季节之一。
气候因素
春季是自然界阳气上升的季节,人体内的阳气也随之升发。如果人体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如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或熬夜,就可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影响耳部,引发耳鸣。同时,春季气温乍暖还寒、冷暖骤变,这种气候特点可能导致人体内部环境不稳定,影响耳部正常功能,使耳鸣的风险增加。
疾病因素
春季花粉等过敏原增多,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导致中耳炎、外耳道炎等耳部感染,进而出现耳鸣症状。这些疾病通常伴有耳道分泌物增多、疼痛等症状。当耳部积累耳屎后,如果长时间不清理,耳屎堵塞耳道,可能导致内耳压力增大,引起耳鸣。此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春季可能因天气变化而加重,也会影响耳部血液循环,导致耳鸣。
情绪因素
中医认为,怒则伤肝,肝不足则可能导致耳鸣,在西医看来也是一样。春季气温回升,人们容易感到烦躁、焦虑等情绪波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也可能诱发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鸣通常表现为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等异常声音,且往往与听力减退相伴。
想要缓解耳鸣的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调整。
颜医师建议,保持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是调节身体机能、减少耳鸣发生的基础。同时,饮食健康也至关重要,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低脂饮食,避免过多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因、酒精等,这些都有助于减轻耳鸣的症状。
放松身心也是缓解耳鸣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保持心情愉悦,学会释放压力。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深呼吸和放松训练也是有效的缓解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纾解紧张情绪,减轻耳鸣的不适感。耳部按摩与保健也是缓解耳鸣的有效方法,可以用搓热的掌心捂住双耳,然后双手再松开,重复多次,有助于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帮助消除耳鸣。
最后还需要注意一些日常细节,如避免使用硬物挖耳,以免损伤耳道和鼓膜;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保护听力健康。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春季阵发性耳鸣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供稿:宁波市北仑区卫生健康局、北仑区春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仇聪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