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这个部位千万别吃,毒性超强!有人连吃3天住进ICU
发布时间:2025-04-10 10:05:46

鱼是餐桌上的常客

但你知道吗?

每条鱼身上都藏着一颗“生化炸弹”

那就是鱼胆

这可千万吃不得

近日,檀奶奶(化名)

就因误信了民间偏方

连食3天青鱼胆汁

险些送命

......

老人误信偏方

连吞3天鱼胆住进ICU!

81岁高龄的檀奶奶(化名)最近有点“上火”,听信了“鱼胆能清肝明目”的偏方,于是连续3天食用青鱼的胆汁。

起初出现腹痛、呕吐等不适,家人误以为是“排毒反应”未重视,直到檀奶奶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才紧急送往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

经检查,发现檀奶奶存在:呼吸循环衰竭、急性心力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表现。

重症医学科会诊后,结合檀奶奶明确的青鱼胆汁摄入史及典型临床表现,诊断为“青鱼胆汁中毒致急性多器官功能衰竭”,如果体内的毒素不能及时清除,很可能危及生命。

入院后重症医学科团队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救治方案,这才让檀奶奶脱离了生命危险。

小小一个鱼胆

为何有如此大杀伤力?

鱼胆即鱼的胆囊,位于鱼类躯干部腹侧,主要用于容纳鱼类肝胰脏分泌的胆汁,起消化作用。

鱼胆胆汁含有胆酸、牛黄胆酸、氢氰酸、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组胺等多种毒素,其中毒性最大的是氢氰酸,其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还大。

加热、烹煮或使用酒精都无法破坏这些毒素,因此即便将鱼胆蒸熟食用或是用酒冲服鲜鱼胆,仍可能导致中毒。

医生提醒:多数鱼类的鱼胆具有毒性,如市面所售的鲤鱼、鲫鱼、草鱼等鱼的鱼胆,不要盲目食用,以免危害身体健康。

预防鱼胆中毒

医生给出这些提醒

中毒一般会呈现这些症状:

➡️ 6小时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 24小时:黄疸尿少、肝损肾损

➡️ 48小时:意识障碍、心律失常

➡️ 72小时:多器官衰竭

为预防鱼胆中毒,医生提醒:

➤杀鱼时完整去除胆囊(避免胆汁污染鱼肉)。

➤谨防鱼胆汁溅入眼睛里,有毒的鱼胆汁可导致结膜炎、视力减退,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黄金解毒时间在6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催吐并及时就医。

医生特别提醒,诸如生吞蛇胆、蜈蚣泡酒、鱼刺卡喉吞饭团、砒霜治皮肤病等“以毒攻毒”偏方同样危险。

建议公众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正规医疗建议。

来源:健康杭州   作者:供稿 建德市卫健局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