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免疫力低下人群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重症。猴痘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患者的病变部位分泌物、渗出物为主,常见的接触方式包括性行为、家庭内密切接触、医疗护理接触等。
主要预防措施:
1.了解猴痘防控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避免与猴痘患者或有可疑症状者密切接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3.前往猴痘流行地区,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猴痘疫情情况,做好个人防护。
4.遵守国家出入境管理相关规定,配合做好出入境检疫。归国/来华人员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发病前21天境外旅行史和相关可疑暴露史。
动物源性传染病
人类通过接触动物(如饲喂、抚摸、屠宰、剥食、加工等)、食用未煮熟的动物产品(如肉、蛋、奶等)、接触动物栖息地环境等方式,可能会感染禽流感、布病、炭疽等动物源性传染病。
主要预防措施:
1.避免进入野禽等动物栖息地,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
2.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任何动物,特别是来历不明动物。
3.不吃未烧熟煮透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
4.选择新鲜、安全的动物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蚊媒疾病
蚊子可传播登革热、疟疾、黄热病、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常见症状有发热、寒战、皮疹、头痛、肌肉及关节疼痛,部分患者还会有出血倾向。赴有登革热、疟疾等疾病的地方性流行国家和地区的暴露感染风险将增加。
主要预防措施:
1.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
2.在皮肤上和衣物上喷洒有效的驱蚊剂。驱蚊剂要选含避蚊胺或驱蚊酯等有效成分并取得农药管理许可的合格产品。
3.旅游时尽量住宿于有空调或纱窗的酒店。如果住宿的地方没有空调或纱窗,最好使用蚊香或灭蚊气雾剂,并使用蚊帐。
4.旅行时,应提前了解目的地蚊媒疾病流行情况,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在流行地区出现发热、寒战、皮疹、头痛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有旅居史返回本地的,2周内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并说明旅居史,积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做好治疗。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