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烫血蛤、高压生蚝、锡纸花蛤……海鲜是沿海人舌尖上的狂欢,但您是否想过,这些诱人的美食,也可能暗藏“病毒”?
谢先生(化名)是地道的温州人,平时最离不开的就是海鲜。前段时间,他无意中发现自己的眼睛突然变黄,几天后还陆续出现短暂发烧、肌肉酸痛、恶心、吃不下东西、全身皮肤发黄,甚至出现酱油色尿等情况,这一系列症状让谢先生坐立难安,担心自己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于是他来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门诊求助。
经查血提示,他的AST(即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70U/L,这个指标男性正常值参考范围为15—40U/L,ALT(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920U/L,正常值为9—50U/L,明显出现了肝功能异常,随后被收至感染内科病房进行排查,第二天的化验结果显示,谢先生的戊肝IgM及戊肝RNA结果均为阳性,结果水落石出,谢先生被确诊为急性戊肝!
戊肝,是什么?
戊肝,全名戊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肝脏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戊肝病毒感染后,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可分为急性戊型肝炎和慢性戊型肝炎。
但戊肝在病毒性肝炎中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有2000万人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其中约有330万人会出现戊肝症状,发生5.66万例与戊肝有关的死亡。
在我国,戊肝是乙类法定传染病。2012—2022年戊肝报告发病数量已连续11年超过甲肝,是我国成年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种之一。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人皮肤及眼睛发黄,且伴有厌食、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和暗褐色尿及肝肿大等症状。
如何诊断戊肝呢?
戊肝的主要感染途径
1、消化道传播(粪—口途径)
这是戊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毒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常见于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如食用未煮熟的食物,食用受污染的肉类或饮用被污染的水。
2、血液传播
通过输入被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以及不规范的注射、针刺等医疗操作,都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3、母婴传播
孕妇如果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也可以在分娩过程或产后通过哺乳传给新生儿。
4、接触传播
与戊肝感染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个人卫生用品或在医疗操作中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也可能传播病毒。
戊肝的“季节性”
戊肝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雨季或洪水后。这是因为这些时间内的水源容易受到污染,继而增加了戊肝的传播风险。对于喜爱海鲜的沿海地区居民来说,更容易感染戊肝。
与朋友相约夜宵时,餐桌上的烫血蛤,桌上美味夜宵菜品中的畅销品如高压生蚝、烧烤、小龙虾及锡纸花蛤等美食都可能成为戊肝的藏身地,如果食用没有完全制作成熟的食物就可能感染。
怎么知道有没有感染戊肝?
抗-HEV IgM阳性是急性戊型肝炎的重要标志。不过抗-HEV IgM阳性的时间不会很长,一般3—4个月就会转阴,只有少数人会持续6个月甚至1年。在抗-HEV IgM出现后,抗-HEV IgG也能被检测出来,且短时间内会快速上升,通常在感染后的6-10周达到高峰,1—2个月内又会快速下降到比较低的水平,之后将会持续阳性可达数年至数10年,但其确切阳性期限不详。戊型肝炎患者一般在出现临床症状时才就诊,因此,绝大部分急性期患者可以同时检测到抗-HEV IgM和抗-HEV IgG。
要是只检测出抗-HEV IgM阳性,还不能确定就是得了戊肝。还有个更直接的证据,就是“HEV RNA”阳性,这证明目前正感染着戊肝病毒。
感染戊肝病毒后,大概3周就能在血液里检测到HEV RNA,粪便里排出戊肝病毒的时间能长达4—6周,而且粪便里检测出HEV RNA的持续时间,比病毒血症时间还要长2—4周。
在出现戊型肝炎症状后的1—2周内,70—80%的患者粪便和血清里都能检测出HEV RNA,不过之后阳性率就会明显下降。
感染了戊肝该怎么办?
一般感染戊肝的患者多为急性戊型肝炎,(多为自限性,即靠本身的机体免疫系统可发挥清除病毒的功能,医生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就能好转),如需就医可至正规医院感染内科门诊。
在恢复期间应避免饮酒、劳累以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多吃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但孕妇及慢性肝病患者(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以及有肝硬化基础的病人)以及营养不良者会有进展为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的风险!孕妇戊型肝炎患者容易发生出血、子痫或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可导致早产、流产和死胎。
还有部分人会发生慢性戊肝感染(指HEV RNA检测结果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常见慢性戊肝感染多发生在免疫抑制人群中。
如何避免感染戊肝?
1、切断传播途径
确保饮用水卫生,不饮用生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如便后和饭前认真洗手。避免生食或未充分煮熟的猪肉、海鲜类食物,食用完全煮熟的食物。
2、保护易感人群
戊肝疫苗是预防戊肝的最直接的有效方法,推荐给高风险人群,如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疫区旅行者等。对于孕妇和老年人等感染戊肝后风险较高的群体,应该特别加以防护。
3、避免接触传染源
戊肝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应对其进行适当的隔离和消毒处理。在戊肝流行区域,应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确保不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病毒。
供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金信哲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