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枇杷满枝头的时节
黄澄澄的果子挂满树梢
光是看着就令人心生欢喜
这小小的枇杷,可不只是颜值高
它在营养、食用方法和药用价值等方面
都有着诸多惊喜
是当之无愧的宝藏水果
枇杷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较高温度,年平均温度12℃—15℃,冬季不低于-5℃,花期及幼果期不低于0℃,其主要产区年平均雨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但春季雨水过多,易使枝条徒长,故在多雨地区、排水良好的缓坡山地生长。
枇杷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B、C以及钙、铁、钠、钾等多种营养元素,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尤为丰富,仅次于杏和芒果,在水果中排名第三。枇杷的具体营养成分见下表:
枇杷全身都是宝,皆可入药,是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的植物之一,被誉为润肺止咳的“天然良药”。
枇杷果性凉、味甘酸,能润肺止咳、生津止渴和胃降逆;枇杷叶味苦,性微寒,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枇杷花味淡、微温,能清热、润喉润肺、化痰止咳;枇杷皮味苦、性平,具有降逆和胃、止咳、止泻、解毒的功效;枇杷核则可用于治疗疝气,消除水肿,利关节。
蜜炼枇杷膏
材料:枇杷5千克,白糖(或冰糖)1.5—2千克,蜂蜜0.5千克。
做法:首先将枇杷洗净,泡淡盐水5—10分钟,去核,留新鲜皮肉;再将枇杷入锅,撒上白糖,并翻动均匀;糖融化果肉出水后开大火煮沸,中小火熬制,颜色慢慢变深,接近琥珀色,开始顺时针搅拌;汁液变得有点黏稠,颜色变成透亮的琥珀色就可以关火,晾到温度大概30℃—40℃,再倒入蜂蜜搅拌均匀;降温后装瓶即可。
枇杷薏米粥
材料:鲜枇杷去皮60克,薏米600克,鲜枇杷叶10克。
做法:先将枇杷果洗净,去核切成小块,枇杷叶洗净,切成碎片;将枇杷叶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15分钟后,捞去叶渣,加入薏米煮粥;待薏米烂熟时,加入枇杷果块,拌匀煮熟成粥即可。
百合枇杷羹
材料:百合(鲜者良)30克,枇杷(去核)30克,鲜藕30克洗净切片,淀粉适量,白糖少许。
做法:将百合、枇杷果肉和藕同煮,即将煮熟时,放入适量淀粉调匀成羹,食用时加白糖少许,亦可放入少许桂花。
食用枇杷要注意以下几点:
腹泻者忌食
枇杷虽然有健胃消食的功效,能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但是过多食用也可能引起腹泻。腹泻者最好不吃枇杷,以免加重腹泻的症状。
胃虚寒者少食
清代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中关于枇杷果记载有“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故脾虚痰湿之人应少吃枇杷,否则容易引起腹痛腹泻。
糖尿病患者忌食
枇杷含糖量相对较高,进食后会使血糖快速升高。糖尿病患者平时最好不吃枇杷,以免血糖升高,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疗。
其他食用禁忌
生枇杷核有毒,含有氰甙类物质,人体食用后容易造成呼吸受损或缺氧的中毒症状,严重可致死。因此,吃枇杷果肉时要注意吐核。此外,元代贾铭 《饮食须知》提到“小麦勿同粟米、枇杷食”,枇杷与小麦同食易生痰。
枇杷集美味、营养与药用价值于一身
在这个枇杷成熟的季节
请尽情享受它带来的健康与美味吧
供稿:萧山区卫生健康局、萧山区蜀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