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至8月,正是蛇虫类生物活跃高峰期,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这些“不速之客”的“攻击”。
众所周知,被毒蛇咬伤后,需要紧急处理蛇毒,除此之外,预防破伤风同样关键!
破伤风是一种非常严重、可能致命的疾病,由土壤、灰尘、动物粪便里常见的细菌(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这种细菌产生的毒素会攻击神经,让人全身肌肉僵硬、抽搐,甚至无法呼吸。同时,还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病死率高:死亡率很高,即使得到很好的救治,全球范围仍有约1/3—1/2的患者不幸死亡。
2.康复后无免疫:得过一次,下次受伤还可能再得。
3.潜伏期不定:受伤后可能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后才发病。
哪些伤口要特别当心破伤风?
不是所有伤口都会得破伤风,但如果伤口又深又脏,或者形成了适合细菌生长的“缺氧环境”就必须警惕。
1、被污染的东西弄伤的:被生锈的铁钉、铁丝、刀具等刺伤或割伤;伤口沾了泥土、灰尘、动物粪便;被动物(猫、狗、老鼠、蛇等)咬伤或抓伤;伤口接触了人或动物的唾液。
2、伤口本身比较“麻烦”的:扎得很深的伤口;伤口里有脏东西没清理干净;伤口挤压严重、皮开肉绽的;烧伤、冻伤;伤口过了挺久(超过6小时)才处理;伤口已经有红肿、流脓等感染迹象。
3、特殊伤口:拔牙后伤口、中耳炎、牙周脓肿、严重的“火疖子”等,虽然没明显外伤,但也有风险。
受伤后,马上做这两步最关键!
1、彻底清洗伤口
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或干净的生理盐水使劲冲伤口,至少冲15分钟,把能看到的脏东西都冲掉。如果伤口深,可以用干净的注射器(去掉针头)吸满水或生理盐水,对着伤口深处加压冲洗。冲洗时,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最好无菌的)轻轻擦拭伤口表面,帮助去掉脏东西。(注意:自己在家不要用力挤伤口或乱挖,冲洗后简单包扎,能止血和阻挡灰尘即可)
2、尽快去医院
无论伤口大小,只要自己拿不准,请务必尽快就医。医生会更专业地清理伤口,判断得破伤风的风险高低,来决定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
“打破伤风针”到底指什么?
去医院后,医生主要看两点:伤口风险高不高?以前打过几次破伤风疫苗?
1、“救急针”
“救急针”(被动免疫——快速起效、短期保护),这是为了马上中和可能进入身体的毒素。常用的有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抗毒素,后两者注射前需要皮试。
通常在伤口风险高且以前没打全3针基础疫苗,或者记不清打没打过、打过几次的情况下,需要打“救急针”。
2、“疫苗针”
“疫苗针”(主动免疫——起效慢,长期保护),这是常说的破伤风疫苗,它能让身体自己产生抵抗力,是最根本、最长效的预防办法,保护期长达5—10年。
小时候打的“百白破”疫苗(3针)就包含破伤风疫苗,如果没打全3针,则需要补上。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因此成年人一般每10年需要打1针加强针。如果伤口风险高,并且距离上次打疫苗超过5年(甚至10年),也会建议再打一针加强针。
高危人群:提前打好基础!
如果您是军人、警察、消防员、建筑工人、农民、环卫工、园林工、野外探险爱好者、厨师等,工作中或爱好中容易受伤、容易接触脏东西,建议:
1、确认基础免疫
确认自己小时候是否打全了3针破伤风疫苗(百白破)。没打全?赶紧补!
2、定期打加强针
就算打全了基础针,也要每10年打1针破伤风疫苗加强针!这是最靠谱的长期保护。
记住危险信号
受伤后,即使伤口看起来好了,也要留意身体变化。如果出现:张不开嘴或张嘴困难;脖子发硬、背发僵;全身肌肉发紧、酸痛;突然抽筋(尤其是轻微的声响、光亮刺激后);“苦笑”表情(自己控制不了)……
这可能是破伤风发病,必须立刻去最近的医院就诊!
供稿:温州市卫生健康委、温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 夏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