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骄阳似火,持续的高温不仅让人感到不适,连家中的药品也在默默承受“烤”验。您是否曾发现软化的栓剂、析出结晶的糖浆,或是粘连在一起的药片?这些现象都在提醒我们:夏季药品保存需要特别关注。
医院的药房也常常收到这样的咨询:开封的胰岛素需要放冰箱吗?软化的栓剂还能用吗?药品说明书上的“阴凉处”到底指哪里?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我们为您整理了一份科学保存药品的实用指南。
1、读懂说明书,温度控制有门道
其实,每种药品的包装和说明书中都明确标注了【贮藏】要求,这些看似简单的术语却直接影响药品质量:
· 温度要求:
· 常温/室温:10-30℃(一般默认不超过25℃)
· 阴凉处:不超过20℃
·凉暗处:避光且温度不超过20℃
· 冷处/冷藏保存:2-10℃(家用冰箱保鲜层)
· 湿度控制:
存放环境相对湿度在45%-75% 最为适宜。湿度过高易导致药品吸潮变质,过低则可能使某些液体制剂过度浓缩。
· 避光保存:
许多药品对光线敏感,特别是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分解。维生素类、硝酸甘油片等药物尤其怕光,应保留在原包装中或存放在棕色容器内。
2、这些药品,夏季请进冰箱
1.生物制剂
未开封的胰岛素必须冷藏(2-8℃),严禁冷冻。冷冻会导致蛋白质结构变性,失去药效。开封后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不超过25℃)下保存,但若室温超过30℃仍应冷藏。开封后使用期限一般为4周。
2.微生态活菌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活菌制剂需要在2-8℃环境下保存,否则活菌死亡导致药效下降。服用时建议用温水送服,避免热水杀死活菌。
3.部分栓剂
肛门栓、阴道栓等在高温下会软化变形。夏季建议放入冰箱冷藏保存,或使用前放入冰箱硬化后再用。但已严重软化变形的栓剂不宜继续使用。
4.部分外用制剂
某些滴眼液(如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滴耳液及洗剂需要冷藏。但冷藏后的滴眼液使用前应室温放置片刻,避免低温刺激眼睛。
5.代煎中药
代煎好的袋装中药应放入冰箱冷藏保存,有助于延长保质期。
3、这些药品,冰箱反而是“禁区”
1.糖浆类:
止咳糖浆、感冒糖浆等在低温下易析出结晶,导致药物浓度改变。室温密封保存即可,开封后一般可保存1-3个月。
2.乳膏剂:
红霉素软膏、皮炎平等乳膏冷藏后易出现“水-油分离”,影响均匀性和药效。除非说明书特别要求,一般常温避光保存。
3.气雾剂和喷雾剂:
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低温会导致喷药不畅、药雾不均匀。
4.开封的固体药品:
已拆封的片剂、胶囊和散剂放入冰箱容易吸潮,反而加速变质。应放在阴凉干燥处,及时服用。
4、夏季外出,药品携带小技巧
炎炎夏日难免外出,携带药品需注意:
短途(小于1小时):采用“冰袋+密实袋”的方式。
长途:建议使用“医用保温箱+冰袋”。
乘飞机:药品不可托运(行李舱温度不可控),应随身携带。
开车出行:切勿将药品留在车内,熄火后车内温度迅速升高可达60℃以上,药品易变性失效。
5、家庭药箱管理四原则
1.分类存放
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成人药与儿童药分开,避免误服。保留原包装和说明书,便于识别。
2.定期整理
至少每3-6个月检查一次药品有效期和性状。出现以下情况即使未过期也应丢弃:
· 片剂松散、变色、开裂;
· 胶囊粘连、变形;
· 散剂结块;
· 软膏出现异味、油层析出;
· 液体制剂浑浊、沉淀、变色。
3.合适环境
避免将药箱放在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处或靠窗阳光直射位置。家中最阴凉干燥的柜子是最佳选择。
4.安全存放
所有药品应放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老年患者的药品可用大字体标签标注用法,便于识别。
药品安全无小事,科学保存是保证药效的关键。当您打开药箱时,不妨多看一眼药品的保存要求,这个小小的举动,可能决定着药物能否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作用。
请分享给家人朋友,让更多人了解药品保存知识,安心度夏!
供稿:杭州市五云山医院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