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在全国率先创设
全市通用的养老电子货币
“时间银行”是对非老年人开展的志愿服务,针对老年人,杭州给他们发放养老电子货币——重阳分。
去年,杭州市在全国率先创设全市通用的养老电子货币“重阳分”。这实际上是杭州市发给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分为“失能失智照料服务”和“高龄普惠服务”两种。
高龄普惠服务无须申请,民政部门将主动发现并确认享受对象,直接发放到老年人社保卡(市民卡)中。失能失智照料服务由申请人本人向户籍地或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比如杭州主城区重度失能失智的可享受每月1820元;中度失能失智的可享受每月1330元。
“重阳分”按月发放,可在购买养老服务时结算,包括基本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助洁、助行、代办,家电清洗、打扫卫生、理发、修脚等多项服务。
“大社区养老”
这么多人都去养老机构不现实,怎么办?《杭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多种养老模式,“大社区养老”模式就是其一。
简单说就是在可及的范围内,综合各项政策、整合各项服务、融合各项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整合式、多层级的照护服务。
顺便说一句,这里的“大社区”,不等于属地社区,它更像是一个功能配套完善的生活居住服务圈。根据规划,在这个服务圈里,老人们只管放心居家养老就好了,该有的养老服务,都会有。
1.在哪养老,谁来服务?
每个大社区会建有一个社区照料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负责老年人基本的信息档案、服务需求反馈、日常关爱及上门服务职责。
2.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哪里来?
把专业性的服务延伸到家里,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巡诊、康复护理、送餐服务、助浴等。
全面建立老年人探访制度,空巢、留守、失能、独居、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每月至少探访1次。
3.家里居住条件不适合养老怎么办?
支持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鼓励普通老年人日常生活设施适老化改造。比如加装电梯、安装一键报警装置等。
4.出院后需要康复护理怎么办?
接下来杭州会建设一批社区医院、社区护理中心、社区护理站,完善家庭病床服务。引入康养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稳定期康复、出院后护理等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康养机构要设置康复室,配备康复器材,建立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应急救护培训师工作室等。
5.失能失智老人怎么养老?
规划明确,要重点聚焦失能失智老人基本照护,确保失能失智老人会得到长期照护保障。
6.老年人智慧化场景不会用怎么办?
到2025年,每个区(县、市)至少建一家智慧养老院,智慧化服务要更适合老年人使用,同时保留线下服务途径。
引导企业研发康复训练及康复促进辅具、健康监测产品、养老监护装置、家庭服务机器人、可穿戴智能老年服饰等适老化产品。
7.大社区养老的费用高吗?
杭州要建立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制度是普惠型的,由政府、市场和社会提供,价格上广大老年人负担得起。总体原则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会根据老年人的能力、经济、社会等身份,给予不同的养老服务补贴。当然,如果需要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也是要支付一定费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