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杭州版养老方案已逐渐清晰
杭州市经过多年探索,以翠苑一区、柳翠井巷、和睦等社区为代表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在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先试先行,不断推出各种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营造了浓厚兼具杭州特色的敬老爱老助老氛围。
本月24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持续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活动,将“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文明城市评选。
“根据国家和省卫健委(老龄办)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年,杭州建立了由市卫健委、市委宣传部、市建委等12个部门参加的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主要部门相关负责人作为市‘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评审专家,其中,城镇社区有40项创建标准,农村社区有30项创建标准。”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相关人士表示,到2025年,全市将建成350个“杭州市老年友好型社区”,争取创建50个以上“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全市城乡将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新时代的居家养老对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全方位满足老年人求知求学欲望、注重开展线下教学,真正落实‘家庭医生’医疗保健服务等,都是这项创建工作的关键和重点。”浙江省社科院智库首席专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会长杨建华表示,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一项具体举措,怎样才算“友好”,老年居民才是“评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