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 非凡十年 杭州13个区、县(市)各自取得了哪些发展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2-10-13 09:50:21

临平区

进入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

临平是浙江省“最年轻的区”,拱卫杭州东大门的战略要地。站在发展新起点,临平新区实现了精彩开局。

2021年,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0.09亿元、增长10.6%。

过去一年,临平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2%,入选全省首批区域新智造试点、全省双创示范基地,综合排名进入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临平新城也入选了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

过去一年,临平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达到1732.05亿元,年均增长9.5%,规上工业增加值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80%,跻身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优胜单位。

过去一年,临平服务业增加值实现418.78亿元,增长10.6%,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钱塘区

汽车产量占全市80%以上

2019年,由下沙和大江东两块由围垦拓荒而来的土地,跨越了钱塘江的地理阻隔,在历史交汇中整合成“新钱塘”,成为浙江省设立的首个新区。2021年,钱塘正式成为行政区,新区、行政区“区政合一”。

十年来,钱塘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由原先的1457亿元提升到3169亿元、规模位居全市第一。目前,钱塘区已经拥有规上工业企业677家,其中百亿元以上4家、10亿元以上74家、亿元以上超过一半。

十年来,钱塘区累计培育上市企业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96家,企业梯队日益壮大。

从多年前的东芝笔记本电脑,到如今中科极光的三色激光显示,十年来,一个个高质量的“钱塘造”逐渐走进千万百姓家。目前,钱塘区的汽车产量占全市80%以上,生物医药产业营收比重占全市近一半,十大知名药企中,有7家落户钱塘。

富阳区

杭州发展新蓝海、全省产业新空间

作为《富春山居图》的原创地、实景地,十年来,富阳一直将高水平描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作为城市发展总目标。

2014年12月,富阳撤市设区,结束了“县域”治理模式,翻开了发展新纪元。此后,富阳抢抓撤市建区“窗口期”,向东看、向东干,先后建成杭黄高铁、湖杭高铁、地铁6号线、彩虹快速、杭州绕城西复线、杭富沿江快速、春永快速等一大批重大交通项目,以交通融杭带动产业融杭、民生融杭,成为杭州大都市重要一极。

十年来,富阳壮士断腕,整体腾退了造纸等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全力引育大好高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30亿元增至2021年的873亿元。

十年来,富阳唱响银湖科技城和富春湾新城“双城记”,全省首创“滨富特别合作区”协同发展模式。如今,这里已经集聚全区60%的经济体量、70%的规上高新企业、80%的高端人才,成为杭州发展新蓝海、全省产业新空间。

临安区

聚起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澄澈苕溪水,奔涌注青山。

十年来,临安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359.42亿元增至2021年的658.4亿元,年均增幅7.6%。

十年来,临安互通、湖底隧道、苕溪南北街等城市地标相继建成,主城区面积扩大至56.68平方公里,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

十年来,临安以青山湖科技城为主平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规上企业突破7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从619亿元增至1218亿元,上市公司从5家增加到13家,聚起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十年来,临安四夺“五水共治”大禹鼎,成为杭州地区首个“中国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从76.55%增长至81.97%,由东到西,形成了青山湖秀水圈、大天目名山圈、浙西天路户外圈“三大圈层”,处处皆景。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建安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