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余杭区域空间格局
这是一条共富大走廊
余杭为何要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
从名字上看,余杭要打造的这条大走廊,良渚文化是核心,余杭要继续擦亮自己的文化金名片。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让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给出了文明界定的中国方案。之后,良渚古城遗址又列入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杭州国家版本馆落户良渚遗址区域。
但是,良渚遗址遗产区和缓冲区内有300多个遗址点,光是将它们串联整合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别说要讲好5000年的良渚文化了。
“我们借良渚文化大走廊的建设,破解良渚文化保护传承活化利用上的一些困难和阻碍,打造体现余杭辨识度、彰显中华文化特色、具有国际传播力的中华文明余杭标识。”余杭区委主要负责人说。
优化空间新格局,这是余杭更深的用意。
早前,余杭提出了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千年发展轴“一廊一轴”的空间格局。去年8月,余杭又提出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
对余杭来说,这个城市新中心,并不仅仅局限于很多人头脑中的城西区域,而是一个全域概念。
将“一廊一轴”标注在余杭地图上,就会发现余杭西部、北部并未覆盖。因受到文保、环保、农保等因素制约,这些区域发展相对滞后,深厚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资源无法转化为发展资源。
对比来看,差距更为明显。在城西科创大走廊带动下,过去10年间,未来科技城企业营收增长41倍,税收增长46倍,注册企业数增长57倍,不仅是杭州,也是浙江数一数二的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高地。
由此可见“廊道式”空间格局和发展模式的威力,那为何不运用到文化建设?
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是以良渚文化为龙头,推动良渚遗址管理区、钱江经济开发区、良渚新城、瓶窑新城、西部五镇等地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换种角度说,是以文化为纽带,将文化、生态、产业、城市、乡村等有机串联,带动余杭全域协调发展。
“良渚文化大走廊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千年发展轴一起,构建了‘两廊一轴’空间新格局,实现良渚古城与未来科技城链接、历史与现代交汇、文化与科技融合,从而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格局。”余杭区委主要负责人说,对余杭西部、北部市民来说,这条大走廊也是一条共富大走廊。
关于如何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各行各业已有不少建议意见。
目前来说,余杭刚刚迈出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的第一步,眼下正加紧启动良渚文化大走廊的规划编制工作。
“应依据‘最小干预原则’,减少对本体和环境风貌的破坏”“要建设文化地标性工程,以良渚遗址为核心谋划推进一批重点地标性项目”“无论是建筑还是产业,都要突出良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