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 高温控场
发布时间:2023-07-07 12:20:04

北方高温还将持续

中央气象台昨天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未来一周,华北、黄淮等地有高温天气。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Ⅳ级应急响应状态。

未来一段时间,北方高温干热、南方闷热还会持续。一直到11日,华北、黄淮、江淮北部以及陕西等地都会有大面积高温天气出现。北京、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西北部、陕西关中等地最高气温将达到38℃以上,尤其是河北西部和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还可能遭遇40℃以上的酷热天气。北方虽然白天酷热,但是晚上太阳下山以后气温还算凉快,而南方的热将是不分昼夜的,不少地方最低气温将超过30℃,桑拿感持续一整天。

这都7月了,台风怎么还没动静,是在憋大招吗?今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生成了3个热带气旋,较常年偏少1个,并不算特殊,只是还没有台风登陆我国,较常年略偏晚。未来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偏强,覆盖范围较大,挤占了台风的空间。未来10天,南海中部海域、菲律宾中部以东洋面有热带云团活动,但发展成台风的可能性不大。7月中旬以后,随着副热带高压逐步北抬,可能才会给台风发展的机会。预计盛夏7-8月,将有3-5个台风登陆我国,而常年同期为4.2个。

下周二可能既入伏又出梅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中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杭州这几天也是要当心午后雷阵雨。

小暑这个节气,杭州人倒是没啥非吃不可的东西。据说以前南方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至于北方,呵呵,不说您也猜到了吧,必须是吃饺子啊。

小暑的到来意味着两件事:出梅、入伏。虽然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从11日开始,副热带高压快速占据我省,系统性降水失去踪影,有出梅的可能性。反正11日这天,哪怕出梅还没准信,入伏却是铁板钉钉的了。

今年从7月11日入伏,三伏足有40天。伏指伏邪,从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分初伏、中伏和末伏,也叫头伏、二伏、三伏。今年头伏是7月11日-20日,共10天;中伏是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末伏8月10日-19日,共10天。

算起来,这是从2015年开始,连续第9年三伏长达40天。反正,如果入伏而不出梅,那么就是湿热。如果出梅+入伏,那就是晴热。不管怎么样,防暑降温工作是一刻也不能懈怠。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钱卓君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