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群“啄木鸟”,专给古树看病
发布时间:2024-02-08 08:58:39

给五云山千年银杏做手术 为陕西5000岁古柏搬家

杭州日报讯 本月起,《杭州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办法》明确,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参与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工作。

在云栖竹径五云山顶,有一株1400多岁的银杏王,是杭州主城区最古老的树。最近,杭州啄木鸟古树救护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忙着给这株隋代的古树“做手术”。

“整体没什么大问题,树体有些地方腐烂受损。我们用钢丝刷、磨光机把腐烂部分清理掉,再杀菌杀虫,最后涂刷桐油防腐。整个工期大约需要20天。”啄木鸟公司负责人陈一锋介绍。

啄木鸟团队的技术人员大多来自浙江森禾集团。过去20年,这群“树医”治疗过和保护过的古树已有2000多棵,树龄最小的也有100岁,最大的则有5000岁。

搬家13年后,5000岁古柏枝繁叶茂

去年10月,森禾集团副总裁陈忠良带着啄木鸟团队部分成员来到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看望一位阔别13年的“老寿星”——5000岁的“老君柏”。

看到“老寿星”姿态挺拔、生机勃勃,陈忠良十分高兴,并给它浇下一瓶水,祝愿它再活5000年。这瓶水取自三个地方:一是钱江源,象征来自浙江的友谊;二是黄河,象征中华5000年文明;最后一处则是老君柏附近的南沟门水库,代表着13年前那段跨越千里的缘分。

2008年,延安市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启动移民安置工作,4个村落将永沉水底,老君柏也处于淹没区。为了保住这棵由汉武帝赐名的古柏,当地政府决定对其进行迁移,并面向全国招标。

给5000岁的古树搬家,可谓史无前例。消息传开后,当时竟无人敢揭榜。陈忠良闻讯后,决定先去看看情况。到了树下,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遮天蔽日的树冠,五六个人都合抱不过来的树干,周围摆满了祭品。

老君柏树高18.5米,直径3.5米。“这个体量的古树要迁移,专家认为成功率只有1%,失败了就是砸自己的招牌。但如果不移,大水一淹,这棵当地老百姓心中的神树必死无疑。”在树下踱了一圈又一圈后,陈忠良最终下定决心——为了古树的未来,要用百分百的努力去争取百分之一的机会!

经过专家反复研究商讨后,老君柏的移植决定分三步走,其中第一步就是做“体检”。森禾团队的“树医”们为它修剪枝条、填补空洞,在树下培育共生菌,并派人用一整年的时间观察古树的生长情况。次年春季,古树长出了新根,专家认为具备移植条件。

能不能移有了答案,接下来要解决的是怎么移的问题。“老君柏连树带土有近500吨,当时最大的吊机也只能吊200吨。后来我们得知,中联重科正联合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研发大型吊装机。等老君柏的一年观察期结束,成品也刚好出来了。”陈忠良回忆。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2011年3月28日,老君柏移植正式开始。从内蒙古运来的大型吊机缓缓将老君柏吊起,200多个轮子一起滚动,载着它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动。装载老君柏的钢架则是浙江的专利产品,能在运输中保持平稳。

不到3公里的搬家路,老君柏走走停停,花了近5个小时。有时遇到障碍物,推土车立刻上去平整路面;有时老君柏碰到了路边树木的枝条,工作人员又爬上去剪枝。当天下午3点,在群众的欢呼声中,老君柏终于平安到达“新家”。

老君柏完成移植后,南沟门水库终于得以动工,百万延安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为了帮助老君柏适应新环境,森禾团队的周利民留下当了6年的古树守护者,为它浇水、修枝。老君柏原址周围的几十棵树也被移植了过来,最大程度还原其生长环境。

如今,老君柏已在“新家”住了13年。通过精心养护,这棵5000岁的古木老当益壮、苍翠欲滴。陈忠良打算,过年后再去延安看看这位“老寿星”,为它浇浇水,陪它聊聊天。

吴山宋樟侧枝受损后,装上了“拐杖”

5000岁的老君柏成功搬家,震动了全国林业界,也让创造这一奇迹的浙江森禾技术团队信心大振。2017年,当年给老君柏搬家的森禾技术骨干们创立了杭州啄木鸟古树救护有限公司,专职从事古树名木的救护工作。这些年,他们救护了不少古树界的“网红”。

在近日公布的第二批浙江省古树名木文化公园名单中,杭州吴山香樟古树文化公园榜上有名。吴山上有78棵古树,其中700多岁的宋樟更是老杭州人的共同记忆。去年夏季,应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管理处邀请,啄木鸟公司对包括宋樟在内的9株吴山古树开展了生长环境改善、树体清腐加固、空洞修复等复壮保护工作。“整个工期持续3个多月。其中宋樟因为此前大雪积压,部分侧枝受损断裂,我们在侧枝下装了支架,防止其进一步折断。”参与该项目的吴云晓介绍。

在宁波奉化雪窦寺,有两株唐末五代高僧延寿大师亲手所植的千年银杏,曾入选“百株中华人文古树”名录。2018年,其中一株因透气不佳长势衰弱。啄木鸟团队探明病因后,将树池周围的石板挖开,在下面纵向铺装透气孔,并对树池内部土壤的透气性也进行了改良,让古树的生长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地面过度硬化导致的透气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古树生长的重要因素。“有些村子为了追求好看,在古树周围铺水泥,结果导致树根透不过气,好心办了坏事。”在陈一锋看来,名木古树和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保护古树更重要的是在平时为它们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生长环境。

据《现代农业》发表的《临海市古树名木死亡原因调查分析及保护对策》,台州临海市1985年至2017年死亡的135株古树名木中,有26株因人为和管护不当致死,数量仅次于因病虫害致死。而在合适的自然环境下,这些走过漫长岁月的“老寿星”往往能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

去年,啄木鸟团队在建德市大慈岩镇救治了一棵200多岁的“树坚强”。“整棵树大部分断折后倒伏于水面,仅靠三分之一的树皮顽强生存。据当地村民说,这样的状态已经维持了很多年。我们为它安装了支撑架,再对断折的伤口进行了消毒、防腐处理。”陈一锋说。接下来,他们打算建立古树名木的基因库,用科学手段探寻古树生命力的奥秘,并开展选种繁育工作。

校企合作,浙江要建古树保护研究院

20多年来,啄木鸟团队目睹了大量古树的兴衰,也见证了浙江古树保护事业的发展。

“1998年,甬台温高速三门段动工,遇到一棵千年古樟。在当地村民和有关部门的争取下,建设单位最终决定多花300多万元对其进行迁移。”陈忠良回忆,这是浙江首个古树保护性迁移的案例,“当时全省找不到一家能做这件事的企业,最后从上海叫来了一家从事建筑物迁移的公司。”

时至今日,古树保护和迁移依然是一个“冷门行业”。除了啄木鸟公司,目前省内仅有少数园林企业有此项业务。“古树保护是一门技术活,需要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但放眼整个行业,在一线给古树动刀、搬家的,很多时候还得临时去找建筑工人。”陈忠良计划,接下来联合各方力量建立“树医协会”,提高古树保护的行业门槛,推动从业人员走向职业化、标准化。

此外,古树名木的摸底调查,也需要进一步细化。“比如在台风季节,有些地方不管三七二十一,给每棵古树都装上支架,但其实很多树自身有足够的抗倒伏能力。如果平时能摸清家底,建立分级数据库,就能有效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古树的保护性迁移,最缺乏的则是时间。“迁移老君柏,光前期观察就花了一年多。但很多时候工程方根本等不了这么久,恨不得马上就把树移走。”陈忠良感慨。

在解决上述问题上,刚施行的《杭州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办法》第九条规定,“市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图文档案及电子信息数据库,对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信息进行动态管理。”第二十四条规定,“在古树名木或者古树后续资源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施工的,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当按照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保护要求制定保护方案。”

然而,真正形成古树名木保护的合力,仍然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今年,浙江农林大学将与啄木鸟公司合作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研究院成立后,我们将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并对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技术性难题进行攻关。同时,积极为古树名木的保护事业培养专业人才,开展古树名木文化宣传。”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知识链接

5000岁以上古树

全国仅存5棵

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普查范围内现有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5000岁以上古树仅存5棵,其中一株就是老君柏。

据传,汉武帝刘彻北征朔方,得胜而归,闻古商道葫芦河畔有“老君神庙”,遂前往焚香祭拜,并将庙前古柏赐名“老君柏”。除了老君柏,还有4株分别是黄帝手植柏、保生柏、仓颉手植柏和洛南古柏,均位于陕西省。

据统计,杭州现有古树名木28952株,其中城市建成区有1242株、树种76种。《杭州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出台后,又将树龄在80年以上、不满100年的树木定义为“古树后续资源”,一并纳入保护范围。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古树后续资源数量约有500棵。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陈立平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