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德寿宫是怎么造出来的?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玄机?
发布时间:2025-05-23 09:10:00

宋高宗赵构退休后搬进“德寿宫”,这座南宋官式宫殿究竟有什么玄机,是如何被造出来的呢?南宋官式建筑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标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最新推出的“宫苑筑新——南宋官式建筑艺术展”,为大家揭开800多年前的古代建筑密码。

本次展览由杭州市上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局)、杭州市上城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承办,其间还将配套“古建研学”“非遗木作”等活动,以趣味化、沉浸式的方式,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南宋宫廷建筑的精工雅韵与匠心传承。

德寿宫是南宋官式建筑的集大成者,曾为宋高宗、孝宗退居之所,其遗址博物馆本身就是“活的历史”。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德寿宫曾是南宋的‘会客厅’,如今我们希望通过展览与科技赋能,使其成为公众感知传统文化、激发创新灵感的‘新客厅’。”

解码南宋建筑的“基因图谱”

展览以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新筑建筑为蓝本,分为“宫门始开”“宫殿重现”“官式营造”“德寿匠心”四大主题篇章。通过户外艺术装置、历史文献、建筑模型及现代科技手段,多维度还原南宋官式建筑的风貌。展览首先开启“宫门始开”与“宫殿重现”两大篇章,后两个篇章将于6月“世界遗产日”亮相。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珍藏的宋版《营造法式》合校本、德寿宫馆藏的“龙头”“凤头”“迦陵频伽”建筑构件等近百件文物与模型首次集中展出。其中,重华宫大殿斗拱模型以1∶3比例复刻,通过精巧的榫卯结构诠释宋代建筑的力学智慧与美学精髓,成为展览一大亮点。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基于考古发现与《营造法式》等文献,结合保国寺等宋代建筑实物考证,精心打造了保国寺大殿模型(1∶20比例)、时思寺模型等展品,为观众揭开南宋官式建筑的神秘面纱。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双向奔赴”

作为“2024年浙江省文物保护工程优秀案例匠心杯”获奖单位,德寿宫此次展览首次系统展示德寿宫复原工程中的数字化保护技术。通过AR眼镜等科技手段,动态解析《营造法式》中记载的榫卯结构,实现“考古+科技+活化”的沉浸式体验。

绍兴市古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德寿宫仿古建筑承建方,现场展出传统木作工具及工艺影像,揭秘古建修复的“教科书级”标准。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德寿宫建设工艺模型及影像资料,为“宋韵文化”的传播推广提供了重要样本。杭州金星铜工程有限公司复刻的铜嫔伽、铜火珠等展品,生动呈现铜雕艺术与建筑美学的交融,展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创新结合。为了让铜雕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杭州金星铜工程有限公司联名推出展览配套文创产品“铜火珠”,观众通过它可以近距离感受到南宋建筑构件的精美绝伦。

宫苑筑新——南宋官式建筑艺术展

时间:即日—8月17日

地点: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卓盈 通讯员 吴方亮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