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眼症严重影响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干眼症,顾名思义是指眼睛干涩,实际上,其表现五花八门。” 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干眼专科副主任、浙江省白内障术后干眼“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骨干傅亚娜主任医师说,眼睛干涩和异物感是典型症状,也有人表现为眼睛酸涩酸胀、流泪刺痛、眼红畏光、雾视、视力波动或下降、眼睛黏滞感、视物不清等。
“当然,除了主观症状,干眼症的诊断还要结合泪膜稳定性、眼表染色、泪液分泌测试等检查,分析角膜结膜、睑缘、睑板腺等结构情况。”傅亚娜说,“白内障本身不会引起干眼症,但如果白内障术前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干眼症,又没有将干眼纳入术前评估和干预,加上术中切口等手术操作损伤和术后多种药物的使用,术后导致干眼或加重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从而影响预后,导致一部分患者术后仍然无法畅享清晰的视界。”
好好的眼睛为什么会“干”?
傅亚娜说,人的泪液主要由脂质、水液和黏蛋白组成,共同在眼球表面形成一层泪膜,起到润滑、营养角膜以及屏障功能。其中,睑板腺分泌的脂质层位于泪液最外层,发挥缩水功能防止泪液过快蒸发。中层的水液由泪腺分泌,主要负责泪液的湿润功能、保护眼睛免受灰尘、细菌等入侵。最里层的黏蛋白,负责让泪液均匀附着于眼球表面,减少泪液的流失。三种成分各司其职,共同形成一层健康的泪膜。
“正常情况下,泪膜就像一层液体保护滋润眼球表面,如果出现泪液质、量或动力学异常,这层保护膜就容易破裂,导致角膜结膜组织直接暴露引发各种不适及损伤。”傅亚娜解释,简单来说,干眼症的发生与泪膜稳态失衡相关。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熬夜
是干眼症高发的主要致病因素
傅亚娜表示,干眼的致病因素众多,当下最常见的当数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和昼夜节律紊乱。
“眨眼是眼睛自我保护的重要机制,人眼每4-6秒眨动一次,分泌出泪液。当长时间面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时,首先,眨眼频次会明显下降,泪液分泌功能自然也会下降,其次屏幕产生的光热促进泪液蒸发,造成干眼。给予眼睛充分的休息同样重要,熬夜或日夜颠倒会让眼睛超负荷运转,导致或加重干眼。”傅亚娜指出。
此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基础疾病的;因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有青光眼、结膜炎或眼部手术史,长期使用眼部药物的;年龄增长导致眼睛的解剖结构或生理功能退化的;更年期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引起眼表泪液分泌水平下降的;女性种睫毛、纹眼线、卸妆不彻底等,都是干眼症的发病因素。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老年朋友眼部清洁不到位或过分洁癖的都有可能感染螨虫。”傅亚娜说,螨虫寄居在睫毛根部引起睑缘炎症,进而影响眼表局部微环境,破坏睑板腺而引起干眼。
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个患者 干眼症亟须被重视
根据最新《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我国的干眼症患者已经超过3.6亿,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个干眼症患者。干眼症俨然成了亟须重视的时代病。
“临床中,我接诊过最小的干眼患者仅两岁。小患者因为眼红、频繁眨眼就诊,检查后,我诊断他患的是过敏性结膜炎和干眼。这是由于过敏炎症进一步破坏了泪膜稳定性,诱发了干眼。”傅亚娜说,“对于大多数成年患者来说,如果从发病的源头控制,完全不接触或严格限制手机电脑使用很难做到,还有一些其他发病因素是长期无法解除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干眼要根治不现实,但不代表不用治、不能治。”
傅亚娜表示,国内外干眼指南都已经将干眼症定义为慢性病,就像“三高”一样,要进行长期甚至终身干预和维护。若不及时规范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干眼只会越来越严重,导致生活和视觉质量下降,个别人可能发展成角膜炎甚至角膜穿孔和视力损害。
“我国7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患干眼症的比例高达70%以上,他们又是白内障的高发人群,因此,白内障术前做好干眼的管理意义重大。”
傅亚娜提到一位70岁的王阿姨。王阿姨患有干燥综合征,两年前,因为双眼视物模糊,且出现沙样异物感、刺痛流泪,找到了傅亚娜。
经过详细检查,傅亚娜发现王阿姨双眼晶状体中重度混浊并伴有角膜上皮脱落,诊断为中重度白内障、重度干眼症合并丝状角膜炎。
固然,王阿姨的白内障达到了手术指征,但权衡轻重,傅亚娜认为干眼症的治疗才是当务之急。
“干眼情况严重,贸然做白内障手术,术后角膜情况会很差甚至出现溃疡,而视力提升也不会明显。”傅亚娜耐心解释。
在配合干燥综合征治疗的基础上,傅亚娜开具了免疫抑制剂、激素类眼药水、人工泪液等药物抗炎、促进角膜修复。每3-4周,王阿姨到院做一次强脉冲光治疗,日常再配合睑板腺按摩、熏蒸按摩等物理方法,恢复泪膜稳定性。
经过持续一年多的治疗,白内障虽然略有加重,但王阿姨的角膜上皮细胞开始修复,眼睛舒适度提高,从重度干眼改善到轻度干眼。
两个月前,傅亚娜为王阿姨做了白内障手术。术后,王阿姨的双眼视力恢复到1.0,连称“眼睛舒服了,视野也清楚了”。
在傅亚娜的跟踪管理下,王阿姨恢复良好。“一般来说,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状多在术后1-2周出现并加重。如今两个月过去,王阿姨的角膜和泪膜都维持在相对健康的状态,不过仍然需要长期维护和管理。”
重度干眼症规范治疗后
白内障术后为何“反弹”?
临床中,部分中重度干眼症患者已经进行了规范治疗,白内障术后为什么又出现了“反弹”?
傅亚娜解释,其实任何眼部的手术都会对泪膜带来损伤,白内障手术也是一样。手术切口的制作、术中显微镜强光照射、冲刷眼表的生理盐水、麻药和消毒剂的使用,以及术后使用的抗菌、消炎药和降眼压药等,都会对眼表及泪膜造成一定的损伤和刺激。在眼表健康的状态下,大多数患者都能耐受手术和药物的损伤,术后在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泪膜能自行修复,但也有部分患者无法修复,就可能出现干眼或加重。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术前经过规范治疗的干眼患者,术后虽然干眼可能会“反弹”,但发展为重度干眼的概率大幅度降低,治疗难度和时间成本也会低不少。”
因此,傅亚娜强调,明确了干眼症,建议要尽早规范治疗。“眼下,不少中青年出现眼睛不舒服,被诊断为干眼。但他们往往不重视治疗,不改变用眼习惯,自行买点眼药水就撑过去了。中青年不治,到了老年就可能发展成重度干眼或难治性干眼,治疗难度大、周期长。如果恰好又叠加白内障,那么抵御白内障手术相关性风险能力就低,可能无法耐受手术带来的创伤,而术后干眼程度也容易进一步加重。”
日常按摩睑板腺、眼热敷 有助于预防干眼症的发生
傅亚娜介绍,针对干眼患者,目前有包括人工泪液、抗炎等药物治疗,眼睑清洁、眼部热敷、雾化熏蒸、睑板腺按摩、强脉冲光治疗、泪点栓塞、湿防镜、泪液促泌仪、自体血清和手术等多样化的治疗手段。
“实际上,治疗方法越多,往往表示疾病越难治。我们根据干眼类型、干眼程度、干眼发病因素等制订个性化的方案。”傅亚娜直言,“当然,预防干眼症应当从源头做起,避免过度用眼和熬夜,健康用眼是所有治疗的第一步。”
傅亚娜分享了日常中预防干眼的小妙招——
1.早晚洗脸热敷。热敷有助于开放睑板腺管口,让分泌的油脂更顺利地排出。建议温度控制在40℃-45℃°为佳,每次10-15分钟即可。可以用热毛巾或一次性热敷眼罩。要注意的是,眼睛有活动性炎症的朋友不建议热敷。
2.眼部按摩。参考眼保健操第四节“轮刮眼眶”。从解剖结构而言,睑板腺位于上下眼睑(眼皮)的睑板内,通过上下眼皮的按摩起到按摩睑板腺的目的。每天3-4次,注意手部卫生,用力适度。
3.清洁到位。女性画眼线或种睫毛,对眼睛来说其实是一种负担,如果卸妆不彻底,可能堵塞腺口,滋生螨虫,出现角结膜炎症。因此,要彻底卸妆,保持睫毛根部的清洁。
4.注意用眼时长。用眼尤其是使用电子产品30-45分钟,让眼睛充分休息;阅读推荐纸质书。
5.营养补充。多吃新鲜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A;适当补充坚果、深海鱼油等富含ω-3的食品。
既有白内障又有干眼症
优先治疗哪个?
“我明明经常流眼泪,怎么可能是干眼呢?”
在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白内障患者在术前必须接受干眼评估。“白内障原本就是年龄相关性疾病,而往往年纪越大,患者的干眼情况就越严重,根据这些年的临床数据,几乎所有白内障患者都或多或少存在干眼问题。”
门诊中,时有被告知存在干眼问题的患者产生这样的疑问——“我明明经常流眼泪,怎么可能干眼呢?”
赵云娥解释,就是因为干眼,才会经常流眼泪。泪液不只是水,而是由脂质、水液、黏蛋白共同组成的。干眼分为很多种类型,老年人干眼最常见的类型由脂质缺乏引起。“这种缺乏脂质的眼泪属于‘没有质量’的眼泪,即使流得再多,对干眼的缓解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有的患者在干眼的同时还合并泪道堵塞,‘下水道’堵住了,眼泪就更多。”
先处理干眼还是先做白内障手术?
如果白内障和干眼问题同时存在,先处理哪一项?
赵云娥提到,正确的做法是先做系统评估,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哪个问题更严重,先解决哪个。
如果白内障和干眼都很严重,视力非常低下,甚至伸手不见五指,一般宜先治白内障,以防行动不便乃至容易跌倒;若干眼非常严重,白内障成为相对次要的问题,一般应该先进行干眼治疗,否则,即使视力恢复,术后依然会因为严重干眼而感受非常差。可在干眼治疗症状缓解后进行白内障手术,术后一个月左右再进行干眼治疗。
“您觉得目前主要的难处是什么?”接诊患者后先问上这样一句话,是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白内障专科副主任、浙江省白内障术后干眼“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临床负责人常平骏副主任医师从赵云娥教授这里学习来的习惯。
“患者的回答是‘看不清’还是‘眼睛难受’,这点其实非常要紧。”常平骏说,当检查发现干眼,听到医生建议需要进行干眼治疗时,如果患者自觉干眼症状并不严重,或者没什么太大感受,可能会有疑惑或抵触。如果原本就因为干眼而难受,沟通起来则会顺畅许多。
不久前,常平骏接诊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奔着做白内障手术来到他的门诊。“我问老太太主要难处在哪里,她说‘看不清楚’。做了检查,我告诉老太太,‘您除了因为白内障看不清楚,还有干眼问题,甚至干眼比白内障更严重一些’。”这时,老太太才告诉常平骏,在来找他之前,曾去过其他医院,医生只说她有白内障,做了手术就好了。但老太太觉得平时自己还有眼睛干涩、刺痛、流泪、畏光等不适,她认为这不该只是白内障导致的。听到常平骏的话,老太太有一种“果真如此”的释然。
“挤压老太太的睑板腺,出来的是牙膏状的物体,而不只是浑浊的液体,说明睑板腺存在重度堵塞,进一步加重干眼。”经过沟通,老太太同意先进行一个疗程的干眼治疗再做白内障手术的方案。
术前准确评估、全程积极管理
可大大降低白内障术后干眼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
赵云娥坦言,干眼很难彻底治愈,它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属于慢病,需要长期管理,经过治疗后可以维持在较稳定、较好的状态。即使在白内障术前就进行干眼治疗,也不代表可以完全避免术后干眼的发生和症状加重,“但是,如果在手术之前,准确评估干眼情况,积极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眼表管理,是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干眼的发生比率和严重程度的。”
为此,针对白内障并伴有干眼的患者,浙江省眼科医院白内障术后干眼“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将干眼控制和治疗纳入白内障手术设计及术后康复管理:术前通过干眼评估,改善眼表泪膜稳定性,提高眼部数据测量精准性;术中通过优化流程和技术改进,减少对眼表健康的损伤;术后合理用药和个性化眼表管理,全方位全周期改善眼部健康。最终目标是让患者看得更舒服、更持久,进一步提高白内障人群术后的视觉质量。
“我们曾经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位轻度白内障、中重度干眼的患者,初诊时双眼视力0.6。在接受干眼治疗后,左右眼视力分别提升至0.8和1.0,后来决定暂时不做白内障手术了。”赵云娥说,视力波动是干眼的特点之一,可能猛一看视力有0.8,过一会却只有0.6了。当干眼症状改善,视力不再波动,患者便能看得清晰、持久、舒适,这也是临床中经干眼治疗后患者视力提升的原因。“虽然这类情况只是个例,但也充分体现了白内障术前干眼治疗的重要意义。”
白内障术后干眼“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主要成员门诊时间
赵云娥主任医师 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常平骏副主任医师 周三上午、周五上午、周六上午
傅亚娜主任医师 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赵银莹副主任医师 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王丹丹副主任医师 周一下午、周五上午、周日上午
李璋亮副主任医师 周二全天、周日上午
胡曼副主任医师 周二下午、周四上午、周六上午
关于人工晶状体
目前,常见的人工晶状体多达十几种,可分为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包括双焦点人工晶状体、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无极变焦人工晶状体)。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