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快救救我孩子,他喘不上气了!”
前几天一个夜晚,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急诊室,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冲了进来,声嘶力竭地喊着。
接诊的该院儿科医生孙红燕立马查看患者情况,只见患儿眼睑肿如核桃,结膜充血,颜面潮红,呼吸费力,便询问孩子起病的情况。
根据母亲回忆,大概一个半小时前,一家人在外面吃了晚饭,随后孩子约了同学打球,谁料刚打了一刻钟,孩子就开始剧烈咳嗽、感觉喘不上气,幸好同学及时联系家长把孩子送到医院。
“晚饭都吃了什么?”“大部分都是海鲜”。
“海鲜!”孙医生警觉地掀起患儿的衣服,只见患者背部皮肤发红,四肢上散布有斑丘疹,结合家长的描述,孙医生判断孩子出现的是严重过敏反应,需要马上救治。
很快患儿被送进了抢救室,急救团队立刻开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吸氧、立即给予肾上腺素肌注,激素和抗过敏及补液等治疗。幸运的是,经过积极治疗,患儿未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危象,呼吸逐渐平稳,眼睑浮肿及颜面部潮红也逐渐褪去。
在环境变迁、饮食习惯改变、遗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有些孩子在接触诸如尘螨、花粉、油漆、海鲜、花生等致敏源时,可能仅表现为短暂喷嚏或局部皮疹,这类轻微症状往往与感冒、皮炎等相似,且可自行缓解,家长往往容易放松警惕。但有一种情况必须敲响警钟:即严重过敏反应。
当孩子出现泛发性荨麻疹、皮肤大面积瘙痒或潮红、呼吸困难、喘鸣、晕厥、大小便失禁、痉挛性腹痛、剧烈呕吐等症状时,家长必须立即行动,即刻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医,此时每延误一分钟,患儿发生喉头水肿窒息或循环衰竭的风险就成倍增加,为生命安全考虑,日常生活中应保护孩子远离各类过敏原。
为帮助公众了解过敏性疾病防治知识,掌握科学防治方法,提高生活质量。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将每年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并将每年的6月29日至7月5日定为“世界过敏周”。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