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丹娜丝”已远离,杭州的天气还是不肯消停。
这两天,在偏东气流的“调皮捣蛋”下,很可能前一刻还是阳光灿烂,下一秒就飘来一阵雨,使人措手不及。这两天大家出门一定要随身带把伞,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任性”的雨水就又来了。
预计杭州今天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局部大雨,东北风2-3级阵风4级,白天最高气温31℃,早晨最低气温25℃。
今天杭州局部可能有大雨
台风“丹娜丝”已在9日停编,对浙江来说,昨天浙南和沿海还有一些它的拖尾降水影响,其他地区要关注的则是分散性的雷阵雨。昨天午后,“雷达回波”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我省各地,12时-15时,杭州、绍兴、金华、温州出现分散性短时强降水和局地混合性大风,小时雨强最大为杭州萧山浴美施社区站38.8毫米。
杭州市气象台说,今天杭州依然受到偏东气流的影响,海上还有一个低压系统靠近,阵雨、雷雨也会更加明显,局部地区甚至有大雨;明天副热带高压断裂后,杭州处在南北两环副高之间的切变线影响下,降雨依然不会轻易退场。
等到13日-14日,杭州在副高边缘,午后多阵雨或雷雨,雷雨时局部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对流性天气。
哪怕台风“丹娜丝”已经谢幕,高温也暂时不会“卷土重来”。昨天我省高温“颗粒无收”,最高气温前三名分别是:常山34.8℃;建德、金华34.5℃;兰溪34.4℃。最近这段时间,东风送来了清凉,让高温有所缓解,这样的福利还能再维持几天。但由于空气湿度较大,体感是比较闷热的,多少有点梅雨天的感觉。
15日起大陆高压开始加强,并且会和海上副高打通“强强联手”,高温重新“王者归来”,“烤验”又要开始了。预计15日以后杭州气温明显升高,大家除了警惕短时强降雨,也要继续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今年是“短版”三伏会凉快点吗?
说到高温,大家是不是就想到了入伏?
有一个听起来“凉快”的消息:今年的三伏只有30天,打破2015年-2024年连续十年40天的“超长版”模式,为近10年来首次“短版”三伏。
今年初伏:7月20日-7月29日,共10天;
中伏:7月30日-8月8日,共10天;
末伏: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
你可能想问了,三伏时间为什么还有长有短?那是因为三伏天的起止日期,是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的日期相配合确定的。
按农历的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干支纪日法中带“庚”的日子称为庚日)为“初伏”(也叫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二伏”(也叫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也叫三伏)。
如果末伏开始在立秋前,那么中伏得再来10天,也就成了40天。今年的立秋时间为8月7日,而末伏开始于8月9日,在立秋之后,所以不需要二刷中伏,三伏时间也就只有30天。
实际上,长三伏并不鲜见,从2010年-2020年,只有2010、2012、2014这三年的三伏是30天,其余都是40天。
那长三伏会比短三伏更热吗?短三伏只是听起来凉快,其实热不热,关键还是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位置,如果副高偏强且持续控制一个地方,那么就会很热很热。
7月中旬可能又会有台风
再复盘一下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
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说,“丹娜丝”以两次登陆我省的“操作”,成为近期天气舞台的绝对“吸睛王”。它是浙江大地最好的“退烧药”,并带来丰沛降水。
“丹娜丝”路径罕见,登陆时间早。“丹娜丝”在我省近海先偏北行后转向西南行,走出“人”字形路径,并先后登陆我省洞头和瑞安,历史罕见。“丹娜丝”在我省登陆台风中登陆时间为第四早,最早是1961年的第4号台风5月27日登陆乐清。
浙江受台风影响时间较长,其中7-9月为集中期。8月登陆浙江的台风个数最多,达22个,7月为第二多。据中央气象台预报,7月中旬西北太平洋还可能有1-2个台风生成,不过目前时效还比较远,大家可持续关注。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