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日报讯 哪里汇聚了更多的青年,哪里的经济发展就更具活力——
青年掌握新技术新理念,他们的充分就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
青年创业意愿强,活跃的创业是创造就业和引领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
杭州,一座致力于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一座致力于成就青年就业创业梦想的城市,正以优厚政策、创业氛围吸引无数青年,让青春活力在此绽放,共绘美好未来。
一组数据揭示着杭州对青年的吸引力:今年上半年,杭州新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17.7万名;今年5月,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U30中国创业先锋”榜单,杭州首次成为最受中国30岁以下创业者青睐的“创业之都”;今年6月落幕的第九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吸引全球1672所高校、5180个项目、16880名选手报名,参赛项目实现量质齐升。
这么多怀揣着就业和创业梦想的人汇聚到杭州,他们到底能拥有哪些机遇?
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指引青年就业路
今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222万人,人数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面对新形势,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杭州继续坚定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通过聚焦重点群体帮扶、加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优化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等系列举措,全力推动就业提质扩容。今年上半年,杭州城镇新增就业14.0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6.32%。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见习是杭州为青年大学生提供的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就业服务之一。
今年以来,杭州已面向全国高校毕业学年在校学生、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失业青年,推出三万余个优质就业见习岗位,涵盖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杭州市重点产业。其中,有不少来自大华、万事利、宇树科技等杭州知名企业的就业见习岗位。
“见习不仅能提高学员的职业技能,企业和学员还能互相增进了解,提前完成磨合,进而提高学员在企业转正的成功率。”市人力社保部门相关负责人阐述了就业见习发挥的重要作用。
杭州的企业正迫切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加强双方的供需对接,既能保障用工又能促进就业。今年上半年,杭州举办了2025杭州市青年就业促进大会、技能人才校企洽谈会和就业·见习招聘会,深化政府、高校、企业、导师、青年之间的对接,活动现场提供就业岗位、见习岗位共5000余个,全国138家院校与300余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120家次,协议输送毕业生(实习生)2.3万余人。
被誉为“数字之城”的杭州,线上的就业服务24小时在线。比如,杭州的“就业创业一张图”在全国性赛事——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中,荣获“优秀就业服务成果”一等奖。今年,这张图再度迎来升级: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技术,完善了精准构建求职者个性画像、智能生成定制化简历、智配推送就业政策和“无感智办”就业事项四大智能功能。
“岗位信息很丰富,对我们外地求职者来说很便利。”河南小伙子冯展鹏是一位今年夏天毕业的大学生,学人工智能专业的他想通过这张图在杭州找一份相关行业的工作。
点开这张图,一张以当前位置为圆心、半径为1公里的“15分钟就业圈”地图便呈现在眼前,周边各类岗位的待遇、工作内容等基本信息一目了然。求职者还能在搜索栏里直接搜寻自己向往的职业。另外,这张图还包括了解就业政策、进行劳动维权、查询就业服务机构等功能。
集成式、高效率的就业服务,让更多人感受到公共就业服务的便捷与可及。今年6月起,杭州将每月9日定为就业服务日,每月这一天,杭州各党群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创业陪跑空间、在杭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站等场所,将举办求职招聘、政策宣传、就业帮扶等活动。
“活动集中在9日举办,市民可以一站式享受就业服务。我们希望把这个日子打出知名度和影响力。”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打了个比方,“人们想到‘双11’,就想到促销活动。我们希望,每月的9日快到了,人们能联想到就业公共服务。”
杭州暖心的就业服务还有很多,比如,开展“就业第一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实施2025年杭州就业援助精准服务计划,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作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分类分级打造基层就业服务网点,持续提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持续聚焦群众需求,杭州将继续为更多人提供更便利的就业服务、更广阔的就业机遇。
良好生态呵护梦想,在杭创业底气更足
创业梦想,需要一个良好的孕育、孵化环境。
在杭州,创业流程能有多便利?
“从线上申请营业执照到办理完成,再到收到入驻许可,全程就花了15分钟。当天我就用上了免费工位。”今年7月,在杭创业者、浙江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蔚洁顺利领到了营业执照,并入驻了杭州市拱墅区康桥街道央石大厦“扬帆拱墅·创业梦工厂”。如此贴心、便利的服务,让蔚洁感慨,自己在杭州创业更有底气了。
这个创业梦工厂采用“一址多照”的模式:创业者只要在“浙江政务服务网”的统一入口提交一次材料,信息即可多方共享,不必多头奔波和重复提交材料,免去了登记流程繁琐、场地成本高昂等烦恼。而且,这个创业梦工厂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开放。
蔚洁的例子是杭州积极创新服务,为创业者营造良好生态的缩影。
近年来,杭州深入实施“春雨计划”“青荷计划”“杭向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等,致力于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就业创业服务和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比如,你立志在杭州创业,能享受一系列扶持创业的政策——可以参加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可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资助、经营场所房租补贴等,减轻创业压力;可以申请入驻创业孵化基地,获取开业指导、项目推介、孵化服务等支持;人力社保部门还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创业者搭建项目展示、成果转化、融资对接的平台。上述许多服务可以在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官网的人才会客厅和人力社保部门牵头开发的支付宝小程序“就业创业一张图”上找到。
在杭州,政府部门是创业者的伙伴而非管理者,比如人力社保部门将相关服务称为创业陪跑。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良好的创业生态吸引了很多青年创业者用脚投票,“摩肩接踵”地来到杭州。
“在杭州创业,我们只需要专注于技术研发,其他事情不用多操心。”第九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项目负责人华硼中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技术总监杨尚晖坦言,“我觉得只要够勤奋、坚持努力,公司在杭州未来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和杨尚晖一样对在杭创业充满信心的还有一众年轻人。第九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自启动以来,已推动参赛大学生在杭州新注册成立企业221家。
今年5月,胡润研究院发布“U30中国创业先锋”榜单,131位青年创业者登榜。其中,杭州有20人上榜,人数超越了北上广深,首次跃居榜首,这也意味着杭州首次成为最受中国30岁以下创业者青睐的“创业之都”。
在杭州,每一个创业梦想都被尊重,每一份努力都将收获回报。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杭州新设企业和个体户19.48万户。这座民营企业活跃的城市,印证着杭州不断优化、厚积薄发的创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