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净厨,“浙”里起“杭” 建成32个无堂食外卖示范聚集区 网络餐饮治理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5-08-22 09:14:42

在余杭仓前街道上班的马先生,工作日的午餐就靠外卖解决,平时经常点的是一家叫“泰式打抛饭”的商家,就在离他很近的西溪永乐城5幢二楼。一圈看下来,只见整个二楼有近二十家商户,刚装修过,环境卫生干净,入口处的大屏实时展示所有档口的后厨画面。马先生不禁感叹:“无堂食外卖不等于脏乱差,现在的外卖食品安全让人放心。”

这家稻谷美食城无堂食外卖聚集区正是杭州推进网络餐饮食品安全规范提质工作的一个点位,位于余杭区景兴路666号西溪永乐城,地处余杭核心地带,紧邻字节跳动等创新企业和园区,年轻群体密集,网络餐饮消费需求旺盛。2021年开始营业,2025年4月运营方开始对墙面、装修等硬件进行改造,仓前街道投入资金建设小哥驿站和食安走廊,为骑手提供暖心服务。目前,该聚集区共设25个档口,配备3个共享仓库。

自去年7月以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部署开展全市网络餐饮集成改革工作,继拱墅区开先河创建第一家无堂食外卖聚集区——膳小厨以来,全市各城区同步发力齐头并进,今年年初又结合浙江省小餐饮“净厨”行动,深入推进无堂食外卖聚集区建设提质扩面和“组团式”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全市有5万余家餐饮企业从事网络餐饮服务,证照合规率达98%以上,外卖封签使用率均在97%以上,已对全市无堂食外卖聚集区开展全覆盖治理提升,已有32个聚集区完成规范化建设(具备“五个统一”,即统一档口单独办证、统一设置管理人员、统一公示商家信息、统一档口功能布局、统一公开后厨环境),培育第三方管理标杆企业8家,全市网络餐饮相关投诉举报数量明显下降。

聚焦机制创新,推进组团发展

针对网络餐饮尤其是无堂食外卖“小、散、乱”的突出特点,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成立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联动商务、网信、城管、消防及乡镇(街道)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制定《杭州市网络餐饮准入退出监管指南》《杭州市网络餐饮监管执法指南》等配套文件,出台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聚集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通过持续组织现场学习研讨等方式,引导无堂食外卖商家从分散经营转向聚集区集中经营。如拱墅区通过标准化改造、系统式提升,打造全域无堂食外卖治理五位一体新局面,引导无堂食外卖聚集区对环境布局、油烟管道、排污水道、消防设备等硬件进行升级改造,并统一设置共享加工间和共享仓库,明确加工、分餐、取餐“三区”划分,推动“要素齐全、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的标准化场景落地。滨江区按照“整治规范、监管提升、示范推广”的思路,引入第三方管理公司投入资金整体改造提升,构建“样板档口-整体复制-立体监管-系统治理”的路径,打造了以“西兴楼品膳星厨”为代表的一大批样板外卖聚集区。央视、新华网等对相关做法进行了专门报道。

深化政企合作,引导正向激励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分别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打通信息交互堵点,通过“共享政企通”机制提前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平台对无堂食外卖聚集区内符合标准的商户提供流量倾斜、红包补贴和运营指导,助力优质商家提升曝光率和订单量,形成“合规激励”的良性导向。通过该机制,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共享政企通”排查整治食品安全隐患137起,各大订餐平台共自查下架不规范商家8673家(次),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共下架商户1890家(次)。鼓励平台对外卖聚集区内安装阳光厨房并运行正常,卫生安全状况良好的优秀商户进行奖励补贴,共计补贴商户套餐费、配送费补贴、流量支持等价值近15万元,惠及160多户示范外卖聚集区商家。

聚力多方参与,推动社会共治

为推动行业自治机制不断完善,2024年11月杭州成立全国首个“网络餐饮自治联盟”,吸纳餐饮管理公司、品牌商家、平台、运营商等主体,发布《联盟公约》和《章程》,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实现行业健康发展。为推动外卖与堂食同标同质,拱墅区会同网络餐饮自治联盟发出倡议承诺,推动外卖与堂食在食材选用、加工工艺、出品标准上保持一致。知名品牌如新白鹿、外婆家等10余家企业总部同步响应,将承诺延伸至各门店。制定发布《杭州市聘请网约配送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试点工作指引》,全面激活社会监督力量,富阳区成立“食安骑手”监督队伍,饿了么等平台推出“随手拍”活动,鼓励外卖小哥举报食品安全问题;滨江区试点无堂食外卖聚集区食品安全责任险,增加场所安全附加险种,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双重保障等。

依托技术赋能,实现数智管理

在商家准入环节,依托“外卖在线”与外卖平台的数据实时交互机制,对从事外卖商家的证照信息实行“系统自动比对+人工二次复核”,有效防范“幽灵外卖”等问题。在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指导支持下推动“阳光厨房”升级,将视频数据从串联推送改为并联推送,减少传输节点并降低错误率。借助AI抓拍技术,外卖平台和监管部门通过自动巡检,及时提醒阳光厨房不规范商家进行整改,识别后厨加工制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提高平台和管理部门的响应速度。

强化线下监管,推广“五净”“三清”

为解决小餐饮后厨环境卫生差、加工操作不规范、食品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杭州以全省“净厨”行动为契机,合理配置监管力量,充分发挥基层网格作用,部署小餐饮、网络餐饮、连锁门店“三检联动”工作,加强入市合规指导、许可把关和小餐饮店证后检查,推广“五净”(场所净、设施净、工具净、食材净、人员净)指南和“三清”(日清洁、周清扫、月清理)指引,督查指导商家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设施设备清洁、个人卫生良好、物品分类定位摆放,打造净、清、洁的后厨环境。2025年以来共检查外卖商家2.9万家(次),抽检2536批次,责令整改2920家,警告313家,立案查处296件,全市餐饮食品总体安全平稳。

下一步,杭州市将继续深化网络餐饮集成改革,持续开展外卖“净厨”行动,强化跨区域、跨部门监管协作,发挥平台、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协同作用,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强化监督检查,将“外卖净厨”打造成“浙里食安”的标志性成果,为全国网络餐饮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杭州经验。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杨本超 记者 朱晶晶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