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皮肤一到换季就干痒、泛红?“元凶”找到了!
发布时间:2025-09-15 10:39:29

秋燥渐起,你的皮肤是否也开始“闹情绪”?

干燥、瘙痒、红斑……这些看似小问题的背后,可能藏着要警惕的健康信号!到底有什么办法能让皮肤安稳熬过这段时期?

换季高发,务必提高警惕

据《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统计,夏秋换季期间,皮肤病的就诊人数较平时高出30%-50%,其中这5类问题最常见。

1、面部过敏性皮炎

患者常感到脸部干燥脱屑,伴有明显瘙痒和刺痛,尤其在接触化妆品或冷风后症状加剧。据统计,约60%的换季面部过敏由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起,部分与面膜中的香料成分有关。

专家建议:及时排查过敏原,并选用医学护肤品修复皮肤屏障。

2、皮肤瘙痒症

秋季气候干燥,皮肤水分流失加快,不仅是老年人,普通人群也容易出现全身性瘙痒,尤以小腿和前臂明显,夜间症状加重,搔抓易导致皮肤损伤和感染。研究显示,因皮脂分泌减少,老年人的发病率可高达70%。

专家建议:加强保湿、避免过度洗浴,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3、带状疱疹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传染性较强,常见于免疫力较低者及中老年人。典型症状为沿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并伴有显著疼痛。

专家提醒:发病72小时内是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期,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并降低后遗神经痛风险。

4、荨麻疹

作为秋季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典型表现为瘙痒性水肿性红斑,由皮肤黏膜血管短暂性炎性充血与渗出导致。

专家建议:通过过敏原检测识别并规避致敏物质,首选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反复发作者需接受系统性规范治疗。

5、银屑病(俗称“牛皮癣”)

是一种慢性免疫性皮肤病,典型症状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常伴随薄膜现象与点状出血。据《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约70%的患者在秋季易复发或加重,可能与气候干燥、温度变化及感染等因素激发的免疫反应有关。

专家建议:坚持规范治疗并加强皮肤保湿,避免盲目用药。

防治攻略,助你安稳度秋

针对秋季气候特点,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防晒不放松

初秋气温虽有所下降,但紫外线强度并未减弱,日常生活中仍需注意防晒。可选择物理防晒(如打伞、戴帽、穿防晒衣)或化学防晒(如涂抹防晒乳、防晒霜)。

2、保湿是关键

秋季降水减少,气候干燥,洗澡时应避免使用强碱性沐浴露或肥皂,以免破坏皮脂膜。清洁后及时涂抹保湿乳,减少水分流失,增强皮肤保护。

3、注意饮食调节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水分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少食辛辣、油腻、刺激性及易致敏食物,如海鲜、芒果。研究表明,多吃橙子、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提升皮肤抗氧化能力约30%。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汗液与皮脂的正常排出,减少毒素积累,从而降低银屑病等皮肤病的发生风险。建议每周进行适量有氧及力量训练,运动后注意及时清洁。

皮肤科医生提醒

一旦患上急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组胺药物,有效控制过敏、缓解瘙痒。若伴呼吸困难、喉头水肿,须立即就诊。切忌热水烫洗或搔抓,可用冷敷缓解瘙痒。轻度干燥可外用尿素软膏保湿。如有溃烂、渗液或反复发作,应尽早就医,勿自行用药。

供稿:淳安县卫健局、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来源:健康杭州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