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子二人全身红斑蜕皮瘙痒 元凶竟是家里每天用的消毒剂
每日商报讯 “医生,您快看看我身上的红斑,我治了几个月都没有好转,现在儿子身上也有了,难道这还会传染?”近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中西医结合MDT门诊里,罗女士(化名)抱着2岁的儿子焦急万分,掀起衣服露出满是红斑、蜕皮的皮肤,触目惊心。
不是过敏,也未被虫类叮咬,经过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卜璋于的一番诊断后,让母子俩饱受皮肤病折磨的“元凶”,竟藏在每天都用的日用品里。
母子相继患“怪病”
元凶竟是家中常用的消毒液
2个月前。当时罗女士发现自己胳膊上冒出了几块红斑,而且瘙痒起皮,起初以为是普通皮炎,涂了点药膏就没在意。
可没想到,之后红斑不仅没消退,反而像“爬山虎”一样蔓延,连睡觉都被痒醒。为此,罗女士跑遍了大小医院,药膏、口服药换了十几种,病情却时好时坏,始终断不了根。
更让她崩溃的是,最近她发现儿子的脖子后面也出现了类似的红斑,面积也越来越大,孩子总哭闹着说“痒得难受”。
看着孩子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症状,罗女士既心疼又恐慌,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接诊医生卜璋于仔细检查了母子俩的皮肤后,发现罗女士前胸后背四肢布满红斑,蜕皮、结痂层层叠加,儿子的颈部、肩部和四肢也有明显的红斑和脱屑。“你们家是不是有使用消毒液的习惯?”卜璋于的一句话,让真相水落石出。
原来,自从儿子出生后,为了营造“无菌”的成长环境,罗女士每天清洗衣物都会加消毒液。半年前,她换了一款消毒液后,皮肤就开始出现问题。
当罗女士报出了消毒液的品牌后,卜璋于立刻有了判断:“问题很可能出在这款消毒液上,它含有苯扎氯铵成分,你们大概率是得了接触性皮炎。”
之后,卜璋于为母子俩做了斑贴实验,果然数日后的阳性结果验证了诊断。“就是它导致的!立刻停用再配合系统和外用治疗。”卜璋于给出了治疗方案。
果然,停用消毒液并重新换洗衣物、被褥,配合规范用药一周后,罗女士和儿子的皮肤瘙痒明显减轻,红斑开始消退,原本破损的皮肤逐渐愈合。
皮肤本身具有屏障功能和有益菌群
家庭消毒并非越彻底越好
卜璋于解释,苯扎氯铵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但它的皮肤刺激性较强,尤其是浓度过高或长期接触时,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皮肤干燥、发红、瘙痒,严重时会引发接触性皮炎,出现蜕皮、水疱等症状,而且往往病程长,诱因隐匿,临床容易误诊为湿疹、体癣(真菌感染)、特应性皮炎,甚至银屑病(牛皮癣)等。
“很多人觉得‘消毒越彻底越安全’,其实不然。”卜璋于强调,苯扎氯铵的使用有严格要求,比如用于衣物消毒时,需按照说明书稀释到指定浓度,且清洗后要彻底漂洗干净。但不少家庭为了“增强效果”,会加大用量,或省略漂洗步骤,导致皮肤长期接触残留的苯扎氯铵,进而引发问题。
“普通家庭其实没必要天天用消毒液。”卜璋于提醒,日常清洁以“物理消毒”为主即可。比如衣物用清水或普通洗衣液清洗,阳光下晾晒;家具、地面用清水擦拭,保持通风干燥,这些方法足以去除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卜璋于强调,皮肤本身就有屏障功能和正常有益的菌群微生态,过度消毒反而会破坏这个屏障和菌群平衡,增加皮肤问题的风险。家庭消毒的核心是“适度”,而非“越多越好”。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