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肚子疼分别是什么病?分清楚再挂科,省时又省力
发布时间:2025-09-17 11:08:48

从简单的“吃坏肚子”,到危及生命的急腹症,只能说,腹痛这事儿的水太深了!

消化科、急诊科、外科、妇科、心内科……有的人辗转多个科室才确诊,不仅耽误时间,还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可肚子里这么多器官,我怎么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别焦虑,今天一文说清,帮你精准挂科!

01

先学会定位:在哪里痛?

腹痛,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它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报”。

疼痛的部位暗示着不同疾病,如果以肚脐为中点,可以把肚子分成九宫格,左手对应左腹部,右手对应右腹部,注意别弄反了!

肚子痛,可以对照以下不同部位自查!

右上腹部疼痛

主要涉及肝脏、胆囊和胆道系统。

胆囊炎和胆结石是这一区域最常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剧烈绞痛,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

肝炎和肝脓肿也会引起该区域的隐痛或胀痛。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右下肺炎或胸膜炎也会表现为右上腹的牵涉痛。

右下腹部疼痛

右下腹是阑尾的所在位置,急性阑尾炎是最需要警惕的急症,疼痛最初出现在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

对于女性,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宫外孕等妇科急症也会引起右下腹剧痛。

此外,右侧输尿管结石通常表现为向会阴部放射的剧烈绞痛,常伴有血尿。

左上腹部疼痛

可能与脾脏疾病有关,如脾肿大或脾梗死,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胀痛。

胰腺尾部炎症和左肾疾病(如肾结石、肾盂肾炎)也会引起该区域疼痛。

与右侧相似,左下肺炎有时也会表现为左上腹的牵涉痛。

左下腹部疼痛

常见于乙状结肠疾病,如憩室炎、肿瘤或炎症性肠病,通常伴有大便习惯改变。

女性左侧附件疾病,如卵巢囊肿、输卵管炎症,也会表现为左下腹痛。

左侧输尿管结石同样会引起向会阴部放射的剧烈疼痛。

中上腹部疼痛

中上腹(心窝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胃和十二指肠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多表现为烧灼样或饥饿样疼痛,与进食有明确关系。

需要特别警惕的是急性胰腺炎,常表现为持续性剧痛并向腰背部放射,多在暴饮暴食或饮酒后发生。

最危险的是心肌梗死,有时仅表现为上腹部闷痛,伴有恶心、呕吐和大汗,极易被误认为胃病。

脐周疼痛

该区域主要对应小肠疾病。

急性肠炎、肠梗阻等常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和腹泻。

值得注意的是,阑尾炎早期通常也表现为脐周疼痛,数小时后方转移至右下腹。

腹主动脉瘤也可能表现为脐周的搏动性疼痛。

下腹部疼痛

常见于膀胱疾病(如膀胱炎)和盆腔疾病。

膀胱炎通常表现为下腹坠痛,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女性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黄体破裂等妇科疾病也多表现为下腹部疼痛。

全腹或位置不定的疼痛

弥漫性腹膜炎、胃肠炎、肠梗阻等常引起全腹痛。

某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可表现为全腹痛。

注意!疼痛位置的变化,有时也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如阑尾炎的转移性疼痛。

02

再感受性质:什么样的痛感?

① 突发剧烈、刀割样、撕裂样疼痛

这种疼痛来势凶猛,程度极重,是最危险的信号,通常意味着体内发生了灾难性事件。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痛感:突发的刀割样、烧灼样剧烈腹痛,难以忍受。最初位于上腹部,很快扩散至全腹。

特点:腹部肌肉紧绷,硬如木板,不敢触碰(板状腹)。患者常蜷缩身体,拒绝移动。

主动脉夹层 / 动脉瘤破裂

痛感:撕裂样的剧痛,患者常描述为“身体被撕开的感觉”,多位于胸背部,并向腰背部、腹部放射。

特点:伴有面色苍白、休克、濒死感。高血压病史者是高发人群。

异位妊娠破裂(宫外孕)

痛感:突发性、撕裂样下腹剧痛,可扩散至全腹。

特点:有停经史,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和肛门坠胀感,严重时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

黄体破裂

痛感:自发或运动、撞击后出现单侧下腹部的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痛。

特点:肛门坠胀感,出血量多时,会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冷汗,甚至昏厥、休克。

② 阵发性、钻顶样、绞痛

疼痛呈波浪式,一阵一阵地发作,在疼痛高峰时难以忍受,间歇期可有所缓解。这是空腔脏器平滑肌剧烈痉挛的典型表现。

胆结石 / 胆绞痛

痛感:阵发性右上腹绞痛,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特点:常在高脂肪餐后或夜间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痛感:难以忍受的剧烈绞痛。从腰部开始,沿输尿管向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放射。

特点:常伴有血尿、恶心呕吐,患者常坐立不安,无法找到舒适的体位。

肠梗阻

痛感:阵发性、波浪样的绞痛,位于肚脐周围或梗阻部位。

特点:关键伴随症状是停止排气、排便,伴有腹胀和呕吐。

③ 持续性钝痛/胀痛,并进行性加重

疼痛持续存在,程度可能逐渐加深。位置相对固定,多与实质器官炎症或脏器包膜受牵拉有关。

急性阑尾炎

痛感:初期为上腹或脐周隐痛,几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变为持续的钝痛或胀痛,并进行性加重。

特点:按压右下腹(麦氏点)疼痛,抬手时更痛(反跳痛),常伴有低烧、恶心。

急性胰腺炎

痛感:持续性的上腹部剧烈胀痛或刀割样痛,常向腰背部放射,呈“束带状”疼痛。

特点:常在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后发作,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肝脓肿/肝炎

痛感:持续的右上腹钝痛或胀痛。

特点:常伴有发烧、乏力、食欲不振,可能出现黄疸。

④ 烧灼样、饥饿样痛

疼痛与胃酸刺激密切相关,通常位置在上腹部。

胃炎/胃溃疡

痛感:上腹部烧灼样痛或饥饿样隐痛。

特点:常伴有反酸、嗳气。

⑤ 隐痛、钝痛(慢性)

病程较长,疼痛不剧烈,但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

肠易激综合征

痛感:腹部隐痛或痉挛性痛,位置不固定。

特点:疼痛与排便密切相关,排便后腹痛常显著缓解。常伴有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

慢性盆腔炎

痛感:下腹部持续的隐痛、坠胀痛。

特点:常在劳累、性生活后或月经期加重,伴有白带增多、腰骶酸痛。

03

要不要去医院?

肚子疼这事儿可大可小,该检查时就检查,千万别拖!尤其是遇上以下几种腹痛情况,应立即就医:

① 突发剧烈腹痛,持续不缓解;

② 腹痛伴发烧、恶心呕吐;

③ 腹痛伴便血或黑便;

④ 腹痛伴面色苍白、出冷汗;

⑤ 腹痛伴意识模糊;

⑥ 外伤后腹痛;

⑦ 孕妇腹痛。

就医时,应尽量准确描述疼痛位置和性质,告知医生近期饮食和作息情况,最好能带上既往检查报告和病史资料。

供稿: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来源:健康杭州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