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岁的老刘(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跟了”自己20多年的包,竟然是癌。
之前,这个包不痛不痒,摸上去不硬不软,像一颗小纽扣,老刘也就没在意。这几年,老刘发现这个包“慢慢长大”,越来越“突出”,虽然还是不痛不痒,但是已经影响到他正常吃饭,于是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魏栋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
完善相关检查后,魏栋发现老刘嘴里的这个包直径有5厘米,就像一个砂糖橘那么大,已经严重侵犯了上腭骨,而且会越长越大。
魏栋为老刘顺利切除了肿瘤,还为他修复了缺失的组织、血管等,使得术后的口腔功能不会受影响。病理检测结果显示,老刘嘴里的这个包是黏液表皮样癌,虽然属于低度恶性,但也可能会复发。
嘴里这个包存在了这么长时间,不痛不痒,怎么会是癌?老刘很纳闷。魏栋表示,黏液表皮样癌是涎腺上皮源性肿瘤的一种。这种肿瘤起源于涎腺上皮组织,分为良性与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常见,恶性肿瘤包括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等。根据病情,老刘不需要进行放化疗治疗,但要定期复查随访。
嘴里长包,如何判断情况严不严重?
医生表示,一般情况下,嘴里长包很可能是口腔溃疡、黏液腺囊肿、口腔炎症、创伤等原因造成,尤其是有龋齿、口腔卫生习惯糟糕、爱吃烫食物、抽烟、喝酒、嚼槟榔等人群,如果发现口腔内的溃疡超过2周还不愈合,一定要引起重视。口腔黏膜颜色异常。当口腔黏膜出现异常白色、红色、褐色以及黑色等,很可能是在提示上皮细胞发生变化,这些都可能是癌前病变,要及时进行处理。
口腔内出现异常的肿块,质地较为坚硬,长期没有消退,也要引起重视。
肿瘤侵犯到张闭口肌肉以及颞下颌关节时,会导致正常的开闭口活动受限,舌头变得不灵活,又或者有半边麻木的感觉。所以如果发生这些情况,要尽快就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