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三国演义》里的“借功”
发布时间:2016-05-09 15:23:00

  在“三十六计”里,有“借刀杀人”、“借尸还魂”两个胜敌计谋,而“假道伐虢”里的“假”字,其实也有“借”的意思。从古到今,利益集团为了取得胜利和谋取最大的利益的,人们在“借”字上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

  在战乱频仍的三国时期,各智谋家更是将“借功”发挥到极致,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综合起来,《三国演义》里有以下几次“名借”:

  一、曹操借人头以安军心

  建安三年,袁术称帝淮南,曹操闻迅亲率大军十七万,会合孙策、刘备、吕布三路大军征讨。在四面受敌情况下,袁术只得携带珠宝渡淮南下,留李丰等率兵死守寿春。曹操攻城月余,却不能攻下,眼看军中粮食接济不上,附近又连年灾荒。曹操灵机一动,让粮官王垕小斛分粮,以度难关。士兵自然不依,怨丞相欺众,将致哗变。曹操急中生智,与王垕商议,借其头一用,宣布王垕盗窃官粮,故以小斛分粮,现斩首示众。曹操借别人的头平息了一场风波,但粮食危机仍存在,曹操立下死命令,带头强攻,三天之内总于攻下寿春,大败袁术。

  曹操为人,惯用谋术。军中缺粮,眼看攻城将破,是退军还继续攻城?退军自然是功亏一篑,继续攻城,粮食何来?唯一的办法是减少每曰用粮,以期延续攻城。由粮官王垕实施小斛,成则便罢,不成由王垕担当。这种“丢车保帅”的事,唯有曹操做得出来,如若换上刘备,断然不为,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

  二、曹操借发以代首

  同年张绣联合刘表,趁曹操远离许都之际,进击中原,曹操只得亲率大军,回救许都。并于同年四月,亲自兴兵讨阀张绣,行军之中,巧逢麦熟,割麦农民,见大军至,纷纷逃避,不敢割麦。曹操使人张贴告示,告谕村民及守境官吏:“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军官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偏曹操本人不下马:

  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人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曰:“丞相岂可议罪?”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众急救住。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这个马屁正拍在点子上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乃以剑割自已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割发代首”是曹操一大发明,何以割发能代首?如割发能代首,也就没有斩首,人人皆可违法乱纪,反正只要首在发割去还能长出。自然“割发代首”仅适用于尊者,春秋有“法不加于尊”可见中国的法,是针对平民百姓而设,制法者完全可临加于法之上。曹操并非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以发代首”不过是做戏而已。

  三、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虽然是虚构,但这个故事的情节确实是非常精彩的。

  器量狭小的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几次想置诸葛亮于死地。这一次周瑜的如意算盘是:一方面以对曹军作战急需为名,委托诸葛亮在十日之内督造十万枝箭;一方面吩咐工匠故意怠工拖延,并在物料方面给诸葛亮出难题,使诸葛亮不能按期交差,然后周瑜再名正言顺地除掉诸葛亮。第二天,周瑜集众将于帐下,请诸葛亮一起议事。当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枝箭的要求时,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他表示:只须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三日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教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船配置三十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树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十万枝箭。但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

  当夜,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贸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六千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一齐向江中乱射,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等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当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已经远去,曹军追之不及,曹操为此懊悔不已。鲁肃目睹其事,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理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

  四、孔明借东风

  诸葛亮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更觉得诸葛亮不可留,便派人赶到七星坛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会有这一手,事先离开了七星坛,回自己的根据地夏口去了。临走还给周瑜留下这样的话:“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风大破曹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周瑜只得作罢。这个故事当然也是虚构的,所以鲁迅先生才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故事奇巧的构思自古到今莫不令人拍案叫绝。

  巧借得法,自然马到成功;借不得法,却又埋下祸根。后来的“刘备借荆州”,为孙刘两家结下了冤仇,以至于两败俱伤。

  注: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来源:凯风   作者:蒋双捌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