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记者们在G20杭州峰会主会场合影留念
阿里巴巴向外国记者介绍数字化重构新商业
外国人在杭州
“这是日月同辉!” 站在城市阳台上,英国广播公司尼泊尔分部的记者谢丽亚娜激动地说,“钱塘江是杭州的母亲河,这里还有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
10月15日至16日,19家外国媒体的20名记者齐聚杭州,参加“开放之城·创新杭州”外媒集中采访活动。
本次活动由市委外宣办与中国日报社共同策划组织,旨在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以“开放之城,创新杭州”为主题,聚焦杭州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争创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生动实践,聚焦杭州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着力向国际受众讲好杭州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故事,展现杭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和生态文明之都形象。
采访团一行先后深入城市规划展览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西泠印社、阿里巴巴集团、梦想小镇、跨贸小镇、滨江智慧e谷、新华三以及亚运会场馆、G20杭州峰会主会场、南宋皇城小镇等企业和单位采访,实地感受杭州的创新发展活力和历史文化魅力。
采访团中的大部分外国记者都是第一次来到杭州,不少人本着职业精神,提前做了“功课”。在城市阳台和杭州城市规划展览馆,他们欣赏了钱江新城核心区块的标志性建筑,了解了杭州文化名城的悠久历史和杭州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在西泠印社,他们中不少人第一次亲身接触到书法篆刻,听西泠印社社员王臻现场诠释中国篆刻艺术的魅力,领略了从打磨石材,到印稿上石,再到奏刀入石、钤盖印蜕的美妙过程,感受了篆刻艺术“分朱布白”的奥妙。《越南新闻》记者陶诗科连连感叹:“杭州的文化保护做得真好!”
在杭州科技前沿阵地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来自老挝《万象时报》的记者索萨玛告诉我,在老挝也能上淘宝和天猫购买来自中国的商品。泰国《民族报》的记者基蒂彭则透露,现在泰国的不少便利店都已经可以用支付宝支付了。
在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跨贸小镇“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创业馆里,大家见到了赞比亚小伙盖世通。作为优秀留学生代表,他毕业后在跨贸小镇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致力于将中国的好商品带去赞比亚,也要把来自家乡的好东西带到中国来。跨贸小镇为有意创业的来华留学生提供创业服务,帮助他们注册公司、托管财务,免费办理工作签证提供办公场地,还免一年租金。
听完介绍,埃塞俄比亚《记者报》记者巴雷克感触很深:“年轻人总是有很多好的创意和想法,正是有好的政策支持才能让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希望我的国家也能有这样类似政策出台,支持年轻人大胆的创意!”
印度亚洲通讯社记者高和在北京工作两年了,2016年G20峰会前后,他就因为工作来过两次杭州。这次再访杭州,他感觉很亲切,并且切身体会到了杭州在基础设施和交通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印度人知道了杭州。我非常喜欢杭州,将来有机会我想在杭州生活!”
澳大利亚人、杭州资深志愿者TIM作为一个杭州通,此次不仅作为翻译全程陪同,也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热情推介了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