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打卡成功!在小区里扔垃圾可以打卡 打卡能攒积分换奖品
发布时间:2019-07-02 11:19:55

下城区潮鸣街道天赐苑垃圾分类准确率超过90%

都市快报 记者 殷军领 林琳 通讯员 柳景春 莫冬艳

昨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垃圾分类迈入了“硬约束”时代。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说,7月1日当天,上海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对1588个小区、406个企事业单位、1853个商家、21家酒店等进行了检查,共开出623张整改单。

昨天上午10时左右,上海城管执法总队开出了条例实施后的第一张责令整改通知书,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因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被责令整改。

上海执法部门介绍,条例实施后,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如果出现违反垃圾分类规范的行为,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处罚,罚款金额也会增加。

上海先行一步,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杭州还会远吗?

就在昨天,杭州一家知名连锁便利店,因垃圾分类不合格,被萧山区城管宁围中队开具《接受调查处罚通知书》和《责令改正通知书》,并罚款200元。

6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宣布,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46个重点城市,杭州名列其中。

稍早之前的6月21日,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改决定,将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施行。

眼下,杭州垃圾分类主要以鼓励为主,但早一天行动起来,养成习惯,到跟前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而且,垃圾分类,也是为了我们更美好的地球家园,人人有责。

从6月5日开始,快报“问计于民”栏目关注“垃圾分类”,在全城寻访垃圾分类的杭州“好榜样”,希望为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下城区潮鸣街道天赐苑 投放厨余垃圾后 

可以打卡攒积分,凭积分换奖品

下城区潮鸣街道天赐苑是个老小区,面积不大、人也不多,8幢房子,300来户居民。但就是这么个很普通的老小区,垃圾分类准确率、在无人监管的条件下,做到了90%以上。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昨天,我去现场看了看。

眼下,天赐苑垃圾分类基本按照《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要求,分为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由第三方提供一组智能垃圾桶,分别投放“纸张”“织物”“金属”“塑料”“有害垃圾”。

中午,只见一位奶奶捧着托盘走到智能垃圾桶前,然后从包里摸出一张卡片,在智能垃圾桶前一扫,按下“塑料”按钮,对应的垃圾桶盖自动打开,奶奶把托盘放进去,桶盖自动关闭。

奶奶姓陈,81岁,问起她垃圾分类知识,一点也不含糊:“这个(智能垃圾桶)教过的,我都会用的嘞。”我到陈奶奶家也看了下,两个垃圾桶,一个投放厨余垃圾,一个投放其他垃圾。问她餐桌上的牙签、餐巾纸算什么垃圾。她毫不犹豫:“其他垃圾。”

等了一会,范大姐拎着垃圾袋过来,把厨余垃圾丢进绿桶后,到宣传室内抽出纸签,在考勤机上打了卡。纸签上看到打出“12:42”,代表她在这个时间投放了垃圾。

在这个小区,你投放厨余垃圾后,可以打卡换积分,然后凭积分可以换奖品。

据天赐苑智能垃圾桶设备提供方数据统计,小区实施垃圾分类以来,人均每月减少垃圾产生5.6公斤。

为什么天赐苑能做得这么好?有完善的机制体制是原因之一。比如有一封公开信,鼓励小区居民共同参与;有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做好宣传指导和监督,确保了小区垃圾分类有人劝,有人查,有人干;有一张记录卡进行登记分类积分;有

一本登记册,做好垃圾袋发放、每月奖励登记记录;有一面荣誉墙,张贴红黑榜,表扬先进、曝光落后。

居民钱阿姨说,更重要的是居民们有集体荣誉感,“大家都把垃圾分类当成自己家的事,顺手就做了,没人觉得麻烦。”

我发现,在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小区,往往都有一群热心居民。钱阿姨就是天赐苑热心居民代表。

天赐苑正式进行垃圾分类,大概从去年8月开始,没有经验,他们就到其他社区去取经,比如和乐苑,钱阿姨去过两次。适合他们小区的,他们就学,不适合的,就自己想办法,“垃圾投放打卡,就是我们社区自己想的主意。”

问她为什么和垃圾分类这么较真,她告诉我,自己退休前是护士(市二医院退休),做了40年,这份职业要求她必须认真负责,习惯了。

现在,天赐苑垃圾分类准确率已达到90%以上,钱阿姨仍然不满足。她说自己77岁了,希望能多为杭州垃圾分类做些事情。

余杭良渚文化村白鹭郡南

引入第三方机构“虎哥回收”

余杭良渚文化村的白鹭郡南小区,算是余杭区高档小区之一,也是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之一。他们的办法是引入第三方机构“虎哥回收”。

“虎哥回收”实施的是干、湿垃圾两分模式。“这种两分法比四分法简单、好记,家里的垃圾只需要分一次,我们年纪大的人,不用费脑子也能记住。” 业主张阿姨说。

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后,在手机App上预约,“虎哥回收”的工作人员就会上门收取。

系统有专门的App、微信服务平台、站内回收服务专线,每袋垃圾从居民家出门就被贴上条形码,每件废旧品在哪个环节、正在进行何种工序,都能全程监控,甚至溯源。

“虎哥回收”会将每户家庭投放的生活垃圾重量和种类通过条形码扫入系统,精准到每家每户扔了哪些垃圾、垃圾有没有扔对。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系统会把信息反馈,并进行针对性地上门劝导。

“都是一个小区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们上门去劝,他们态度基本都蛮好的,遇上积极性不高的,就要‘脸皮厚’,反复上门。” 毓秀家园宣传员吴阿姨说,现在小区里垃圾分类氛围很好,大家都蛮自觉的,“以前对垃圾分类是没有概念,现在宣传多了,习惯也慢慢养成了。”

目前,“虎哥回收”已经覆盖余杭378个小区,设立回收服务站151个,居民垃圾分类的平均参与率达到了80%。

寻找杭城垃圾分类 好榜样

垃圾分类难不难?我这些天采访的小区居民都告诉我,不难,关键是愿不愿意。

很多人不愿意,多半是因为嫌麻烦。吃完饭,还要在一堆湿答答的剩菜剩饭里,翻出来餐巾纸、牙签,当然很不情愿。

但如果有垃圾分类意识,产生垃圾的时候就分类投放,垃圾分类,也就是个顺手的事。

都市快报“问计于民”栏目继续寻找垃圾分类的“好榜样”,如果您觉得自家小区、学校、单位等垃圾分类做得不错,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我们希望能通过大家的力量,找到更多、更好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法,可以给更多小区一个借鉴。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跟我们来聊一聊。

参与方式——

1.扫一扫二维码,在文章最后留言;

2.拨打都市快报热线85100000来跟我们聊一聊;

3.把意见、建议发送电子邮件至:kbshizheng@163.com;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我们回复反馈。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殷军领 林琳 通讯员 柳景春 莫冬艳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