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民、低碳、智慧、安全 小路灯也有大能量
杭州日报讯 “这边的路灯不仅美观,而且在互动屏上能查路线,还可以给手机充电,太方便了!”在红旗河游步道散步的何女士对“智慧灯杆”赞不绝口。
路边的一盏盏小小路灯,看似不起眼,实则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杭州给5.6万盏路灯变“魔术”,有了让人吃惊的成果。
今年以来,杭州市城管局围绕“民生、低碳、智慧、安全”四大主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攻坚城市照明建设,全面提升功能照明运行保障水平,实现城市照明提质增效节能,努力为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提供实践样本。今年10月,杭州市智慧照明项目入选2021年浙江省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路灯杆综合利用项目被中国照明学会评为第十六届中照奖科技创新三等奖。
惠及民生 消除暗区3511处,增亮435条道路
“现在小区车多,可路灯总是修好了没几天又被撞坏,我们晚上出门实在是不方便。”德胜新村西一小区内原本配建的路灯因高度过低,屡次被撞坏,对居民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市城管局市容景观中心联合拱墅区城管局,迅速响应民生诉求,以特事特办的形式,在半个月内完成物料采购及施工,帮助更换高杆庭院灯10余杆,灯杆被撞影响夜间出行问题迎刃而解。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三为”实践活动,市城管局市容景观中心通过组建“光明+”党建联盟,推动行业党员走进社区访民情解民忧,联合结对单位聚资源惠民生。今年来,以分层面座谈、分片区走访的形式,广泛了解群众对道路照明提升改造的意见建议,先后举办座谈会11场,收集办结意见建议80余条。同时,依托智慧照明平台大数据分析,梳理道路照明薄弱路段和群众反映意见集中的区域,对症下药实施除暗增亮,特别是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本着“完成时间不推迟、改造范围不减少、工程质量不降低”的原则,通过统筹协调、分区施策、落实保障等方式,保障68条道路增亮顺利实施。通过近几年持续努力,累计有效改善227个开放式老旧小区、18条河道游步道照明,消除暗区3511处,实现了435条主城区道路增亮,为群众营造更加明亮安全的出行环境。
低碳节能 杭州路灯节能荣获全国示范案例
道路提亮40%以上,路灯每天节电近10万度……这样的魔术,杭州城管部门通过实施综合利用改造特别是数字化改革应用,实现了。
通过两年多努力,杭州路灯杆综合利用改造一期建设顺利完成项目验收,累计完成3万杆共计5.6万盏路灯改造,改造区域年节电量达3717.31万千瓦时,相当于年减少3.7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取得明显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综合利用改造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照度增亮达40%以上,较好地解决了道路偏暗、均匀度不足、斑马纹突出等问题,提高了夜间灯具照明质量。
杭州实施的路灯杆综合利用提升城市照明节能水平项目,经多轮专业评审和核验审定,最终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评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优秀示范案例,成为杭州市唯一获奖案例,也是浙江省3个获此殊荣的案例之一。目前,结合做好亚运城市照明保障工作,杭州城管部门正积极加强对接谋划,总结推广路灯杆综合利用改造做法经验,逐步扩大路灯杆综合利用规模,加快打造城市照明领域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