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热射病 急救记住四步法
发布时间:2022-07-08 10:07:09

最近,浙江省人民医院接诊了两位患有热射病的老人。急诊科李恒杰医生介绍,每到夏日,当气温连续3天超过30℃、湿度超过73%,就会出现中暑人群。当气温超过35℃,中暑人数明显增多。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状态。病人往往呈现几个特点:体温大于41℃,且长时间难下降;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病人伴有多器官功能不全。医生表示,老年人调节能力差,中暑后很可能出现热射病,即使在家也要当心。

为何会出现中暑?正常人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作用下,身体产热和散热维持在一个恒定水平36℃至37℃,这是机体细胞和酶工作的最佳温度。

人体产生的热量来自于新陈代谢和肌肉活动,散热主要通过辐射散热(取决于环境稳定)、蒸发散热(高热环境下的主要散热方式)和对流散热(通风空气流动)。在环境温度超过35℃时,辐射散热几乎为零。当空气湿度超过73%,蒸发散热明显减少。如环境密闭不通风,对流散热的作用也会丧失。所以,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情况下,因散热减少、机体产热超过散热,将发生中暑。

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由于口渴等感觉变迟钝,往往难以察觉自己出现脱水症状。心肺功能、汗腺功能退化,身体散热能力下降,再加上一些老年人在炎热天气也不喜欢开空调,因此更容易中暑。

预防中暑,建议从以下几点做起。

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大,容易感到疲劳。开空调可以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26℃至28℃为宜。

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夏季出汗多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茶水含钾,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做好防晒。避免长时间于高温高湿环境中,烈日时避免出行,做好防晒。

如出现大汗、头晕眼花、胸闷乏力等先兆中暑症状,不可硬撑,需立即休息并呼叫帮助。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应保持居住环境通风、环境温度低于30℃。

一旦发生中暑,记住“移敷服转”四步急救。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敷,可用冷毛巾、冰袋敷头部或置于病人腋窝、大腿根部等处。服,如患者仍有意识,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或运动饮料,也可服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意识不清切不可喂服,避免发生误吸。转,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最好用空调车转送。

来源:浙江老年报   作者: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杨陶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