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跨江、东拓后的杭州,正在西行,寻求新的发展腹地。如果说过去聚焦“城”,如今杭州把西部山区全部拉了进来,聚焦全市域城乡。“西部山区是杭州大都市的战略纵深”——杭州首次明确西部这一定位。
基于此,即日起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杭州西进”连续报道,首篇聚焦杭州西站。
从留祥路高架转235国道,往西侧远眺,在铁轨与高架的交错中,一座灰白相间的建筑耸立,“杭州西站”四个字格外分明。
继杭州火车东站、萧山机场之后,杭州的第三大综合交通枢纽,杭州西站即将开门迎客。
最直观的利好,是城西市民方便许多——再也不用穿越整个城区去坐高铁了。
但杭州对西站的翘首期盼,不止这些。
愈加鲜明“西杭州”
这几年,盘踞在城西的余杭区,是杭州的“带头大哥”。
在阿里巴巴、海创园等一连串大IP的拉动下,早在2018年,余杭区就迎来“高光时刻”,GDP第一次超越萧山区,成为浙江省第一经济大区。其中,以未来科技城为代表的产业平台,成为了余杭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投资驱动进入创新驱动,如今,这里已衍生出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正在举全市之力,将其打造成为全球创新策源地、人才蓄水池和数字贸易中心。
由此,在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看来,杭州城市发展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杭州的城市版图,形成了如同伦敦的“东杭州”和“西杭州”的城市新格局。
杭州西站,是其中的关键落子。
它突破了杭州高铁站在城市东片的线性布局,不仅彻底改变城西市民的出行方式和选择,也让“西杭州”从交通末梢,转变成辐射内陆的前哨。
以西站为锚点,“西杭州”愈加鲜明。
就在8月1日召开的余杭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正式提上议程。与此同时,承载着商务、住宅、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云城新城”,也正冉冉升起。
不久的将来,“西杭州”,亦是杭州“第三中心”,将与武林和湖滨地区、钱江新城并肩。
航母级城市综合体
有人说,杭州西站的建成,将为浙江新添一座地标。秉承未来感十足的设计理念,杭州西站担得起“地标”的名头。
这是一座以“云”为整体形象的综合交通枢纽,呼应杭州独有的山水格局,象征着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科技精神。
面积约51万平方米,相当于70多个标准足球场。上下共9层,集纳了高铁、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
其中最具创新的,是在站房中心位置,留出一个“云谷”。
杭州西站“云谷”(效果图)
“云谷”,基于铁路轨道布局的创新。不同于以往铁轨聚拢穿过站房,杭州西站把所有铁路分为两组,分部在站房南北两侧,中间空出一个硕大的岛台,从岛台往上延伸的谷式空间,贯穿了西站的地铁层、广场层、轨道层,阳光透过拱形玻璃穹顶,可一直射进地铁层。
它还联通了候车层,成为了高效的中央进站系统。这意味着通过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方式进入杭州西站的旅客,不再需要绕道站房端部,从云谷乘坐扶梯就能从中部直达候车大厅。
这是一座航母级的城市综合体。高铁轨道架在了空中进站,车站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也都有建设空间,让站与城完美融合。
南北两侧的摩天大楼,东西两侧的雨棚上盖,站房内部的“城市通廊”,都不仅是为交通所用,未来将是商场、酒店、公寓、写字楼、博物馆等等。
“西站不仅是火车站,更是杭州人的生活场景集聚地。在西站,可以出行,也可以工作、创业、社交等,有很多外延。”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说。
科创西进新跳板
西进,不仅是一座城的布局,更是杭州都市圈的发展战略。
西站建成后,杭州铁路网的大致布局
率先与杭州西站同步开通的,是商合杭高铁湖杭段,在这条线路的牵引下,杭州西部的富阳和桐庐,都将再添一座高铁站。从杭州西出发,7分钟到达富阳西站,13分钟到达桐庐东站,18分钟到达桐庐站,32分钟到达建德站。这一座座高铁站,犹如点点落子,盘活的是杭州整个西部的互联互通。
与此同时,安徽宣城、江西上饶及景德镇三个城市,往来杭州愈加便捷,成为杭州都市圈的经济腹地。
再往西,沿这条铁路线,杭州与安徽合肥的时空距离,再度被拉近,缩短至2小时以内。
杭州西站提升杭州城西发展格局
合肥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子”之一,而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浙江省“面向未来、决胜未来”的科技创新重大战略平台,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同样承载着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任。
杭州西站,将把这两大科创高地“一线牵”,人才、资本等要素将加速流通。
杭温高铁则在明年建成,届时,从杭州西到温州,将从现在的2小时出头,缩短至1小时左右。
这意味着杭州、金义、温州三大都市圈更为紧密相连,形成一条连接浙江南北的共同富裕之路和最美诗画走廊。与此同时,浙江省一小时交通圈基本成型,推动城市、区域间生产、商贸和交通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沪乍杭(沪杭城际)铁路也已启动,未来从杭州西站出发,40分钟即达上海。
下一站,杭州西,这座城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