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杭州导游成为杭州旅游的“金名片”
发布时间:2022-09-15 10:58:54

每日商报讯 编者按 良工巧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习近平总书记说,“杭州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杭州,一座蕴含工匠基因的城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新一代“杭州工匠”传承书写着诗画江南、精工制造的精彩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率先在全国开展“杭州工匠”认定工作,全国首个以法定形式设立“926工匠日”,建成全国首个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工匠精神展示厅……近年来,杭州市总工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的领导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开展“926工匠日”系列活动,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城市特色和品牌特质的弘扬工匠精神“杭州实践”,努力把杭州打造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工匠精神的示范之地,为推动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为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本报和市总工会、市劳模工匠协会联合推出《匠心筑梦》系列特别报道,讲述杭州工匠岗位成才、技能报国的奋进故事,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汇聚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杭州力量。

匠人余云建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导游服务、旅游管理、研学旅行研究。曾获全国优秀导游员、中国好导游、杭州市金牌导游荣誉奖章,杭州工匠、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杭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先后成立杭州市技能名师工作室——余云建金牌导游工作室、浙江省首批文旅导师工作室——浙江省余云建导游服务技能导师工作室。

匠语 专心专注、坚持坚守、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疫情前,去哪儿玩一直是各大搜索网站的热门词条。疫情后,导游转型做什么成为职业转型中的热门话题。有人伴随着“云旅游”的热度转型做主播,有人利用线下资源转型做电商,有人得益于口才好转型做主持人,有人通过提升学历转型做老师,有人整合人脉资源转型创业……

在从业20年的金牌导游余云建看来,疫情加快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很多导游在积极探索转型之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他们都在不断学习新技能,“一专多能”的好导游从来都是时刻准备着。

千万次的“第一次”练就“金牌”

相信很多人在接触导游时都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导游带了那么多旅游团,同样的景点走过千万次,讲解了无数遍,他们不会觉得厌烦吗?

对于这个疑问,把千万次讲解当作第一次来说的余云建回答道,“好的导游,不会因为带团的经历多,讲解的次数多,而让人觉得麻木疲倦,反而能让人感受到他能讲出别人讲不出的亮点,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在导游工作中,高质量的解说,服务好游客是金牌导游最基本的要求。余云建所理解的导游是文化的传播者、美的传递者,同时也是城市的代言人。如何让游客在短暂的旅行中体会到杭州的美,收获一段美妙难忘的旅程,是每个杭州导游所要思考和追求的。

“我遇到过一些游客,他们来到西湖,看了几眼,觉得也不过如此,不就是一个湖,没什么了不起的。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也缺少一个人认真给他们介绍。”

在余云建眼里,西湖不仅仅景色美,这里有文人墨客的故事、杭州河道的历史渊源,还有他每一次游西湖的不同感受。“这些我都会说给游客听,知道这些,才会让他们有一个足够丰满的感受。”

虽然已经解说了无数次,余云建仍然要求自己,带着第一次的心情去解说。“因为对于游客来说,这是他们的第一次。”

很多游客都说在余云建的讲解下,他们对杭州的了解更深刻了,他们不但对杭州优美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记住了用心专业的杭州导游,这让他们以后常常想来故地重游。

余云建的“金牌”就是通过千万次的“第一次”练就而来,他说在接待的游客中有不少知识涵养比他深厚,涉猎领域比他广泛,人生经历比他丰富的人,他们就像老师一样,带着他学习到了很多的新事物,新知识,也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着他不断地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每一个“第一次”是游客的第一次游览,同时也是他自己第一次跟着新老师学习,带着这种心情每次都会有新收获、新感受。

“导而优则师”是心之所向

有人说导游是辛苦的职业,而且职业生命短暂。“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做导游没什么前途,只能吃‘青春饭’。”刚开始做导游的时候,余云建也曾有过迷茫。

2009年,杭州举办了第一届市金牌导游大赛,让整个导游界都沸腾了,这个职业在社会上一下子有了存在感。余云建一举夺得了第二名,之后的第二届、第三届,他都拿了冠军,甚至是浙江省导游大赛一等奖。同行们都为他高兴,“但我们更为这个职业高兴,能够得到政府层面的认可,看到以后前进的方向了。”

一时间余云建成了行业里的标杆和楷模,大家都把“金牌导游”当作努力的目标,而已经获得那么多金牌荣誉的余云建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导游是一项终身职业,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怀着对旅游事业的热爱,为这项事业发光发热的初心不会变,脚步也不会停止。”余云建说。

“一个人优秀不可能永久,要让这份优秀传承,才更重要。”渐渐地“导而优则师”的想法在他的心里坚定下来,他要把自己走过的路,学习到的经验和更多的同行和年轻人分享。

2013年,通过人才新政柔性引进,余云建进入了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了专业教师。从景区走上讲台,无论面对游客还是面对学生,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心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所热爱的旅游事业,而且承载的东西越来越多。

“我知道仅一己之力微不足道,但我希望能从自身出发,为旅游业、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2002年投身旅游事业以来,余云建带团600多个,服务游客3万余人,受到的表扬不计其数。而且,他还带出了二十余位杭州市金牌导游,他的优秀在年轻导游身上得到了延续。

但余云建从不把业绩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比起游客如何评价他,他更在乎的是游客在他的解说和服务下对杭州这座城市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他说,在杭州做导游是幸福的,不仅在于杭州的旅游形象越来越丰满,喜欢杭州的游客越来越多,而且在于自己能深刻地感受到与城市一同发展的归属感,认可杭州导游的人越来越多。

二十年来,余云建个人的发展和杭州的城市发展紧密相连,他见证了杭州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过程,从西湖、京杭大运河到如今的良渚,每一次申遗成功,都让余云建心潮澎湃,他不仅为杭州由衷地感到自豪,更让他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信。

“现在大家都知道,杭州有一支金牌导游队伍,也是杭州旅游的“金名片”。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很骄傲地说,我以后的梦想,是做一名杭州的金牌导游。”余云建说。

我们眼里的工匠

杭州市职工国际旅行社导游,杭州市金牌导游王萃容:

自律,应该是所有人一提到余老师的第一反应,自然也包括我。当然,余老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远不止此,正能量、谦逊、学无止境、匠心……这些都是他的标签。

很多人会亲切地叫他“老余”,但我始终尊称他为“余老师”。2020年,通过杭州市总工会“工匠带高徒”活动我很荣幸成为余老师的徒弟,我也一直以能有余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为傲,因为不管是在旅游行业还是教书育人他都是标杆式的存在。

余老师对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我也还在努力,你要更努力才行”。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脚踏实地,方能以勤补拙,是余老师一直教导我的道理。余老师在的方向,就是我永远向前的目标!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授,同事杜萍:

余云建老师是我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负责人,兼职社会多项,在做好自己繁重专业任务的前提下,关心学生,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作为他的同事,不时被他的真诚人格和执着追求所感染、被他幽默的语言和对人生的态度所感染;他敬业爱岗、以身示范、乐于奉献、业务能力强,校内是青年学生的导师,做好他们人生的引路人,学业上为他们做好指导,带领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得多项殊荣,成为学生的资深偶像;校外担任业界导游指导教师,在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做引领,培养金牌导游20余名,热心服务社会,彰显工匠垂范作用。

“郑”在点评:

初见余云建,给人的感觉很潮,阳光帅气,后来了解到,余云建是淳安人,我曾在淳安工作过4个年头,对淳安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与余云建的交往中,淳安的三“chun”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一是“纯”。外在的纯清、纯洁。见到余云建,就能感觉到他的清澈和纯粹。他不圆滑、不世故、不媚俗。

二是“淳”。内在的淳朴敦厚。淳安是山多水多、绿水青山,滋养了淳安人淳朴敦厚的品行。

三是“醇”。淳安文化积淀深厚,是文献名邦。余云建生长在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壤里,耳濡目染,自然具有较深的文化造诣。他现在就职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旅游专业的一名教师。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经过自身的努力,余云建入选国家旅游局金牌导游,获得全国优秀导游员、浙江省导游服务技能大赛一等奖、杭州工匠等多项荣誉。

我认为,余云建的成功来源于他的热心,一颗火热的心。

首先是对杭州的热爱。生我养我是淳安,用我成我是杭州。余云建在杭州从事导游工作已20年。可以说,杭州20年的发展壮大,特别是杭州旅游业的发展造就了他、培养了他。他的事业、他的人生以及他的追求离不开杭州,所以他深深热爱着成就他的这片热土。

其次是对职业的热忱。导游是太阳底下最阳光的职业,是一座城市的形象和窗口。随着杭州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旅游业也迅速发展,来杭中外游客急剧增长。余云建怀着对职业的热忱不断地刻苦钻研、学习知识。当年为了讲好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讲好南宋御街保存下来的活化的历史基因,他废寝忘食,穿越于西湖和南宋的历史与现实之中,最终他成为讲解南宋御街的第一人。

第三是对游客的热情。有了这份热情,余云建才能刻苦地钻研,才能认真地工作,才能细心地服务。余云建说做导游就像是在上社会大学,所接触的每一个课程都不一样,每一个老师和学生的需求都不一样。正是他对游客的热情和负责,他把游客视为亲人,亲情化、个性化、差异化地服务,赢得了游客的赞许与尊重。

第四是对未来的热念。所谓的热念就是热切地期待。余云建对杭州与杭州的旅游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了热切的期待。所以,在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杭州的旅游业一定能更加发光发热。

我相信,余云建在他的社会大学中,一定能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学生和更加杰出的老师。

浙大城市学院客座教授

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杭州市劳模工匠协会名誉会长

郑荣胜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应丹 李子逸 制图 蒋中杰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