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0多件纺梭,绘就未来乡村共富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2-09-28 11:17:55

这一份来自城乡山海间的档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未来乡村”的样子。

没想到,一把把穿针引线的纺梭,让传统手工艺不断实现在地活化——与衣食住行相结合,让产业落地深耕,留住了文化底蕴,盘活了乡村经济。

如今,22000多件纺梭被收藏在位于余杭百丈的全国首个纺梭主题博物馆里。这个以多种手艺跨界为载体,为人们提供乡村精神生活的美好所在,吸引着年轻人的回归、新村民的到来,在青山绿水间助力乡村振兴、“西部富美”。曾经偏远僻静的小山村,在传统产业与创意文化的碰撞下,绘就了一幅“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全新图景。

档案名称:寻访世界各地或他人捐赠的22000多件纺梭

讲述人:郑芬兰(浙江省土布纺织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余杭百丈。是大杭州最西北角的小镇。在我的记忆里,杭州每年冬天的第一场雪,都是从百丈开始的。

这个举目青山、头枕苕溪的好地方,素有“十里竹海、百丈云杉、千年古刹、万古苕溪”的美誉。如今,在以溪口文创街区为核心的区域内,新社会阶层人士创业项目纷纷落地。其中,就包括我和我的全国首个纺梭主题博物馆。

原址一边是村上的老纺织厂,另一边则是老竹丝厂。现在,传梭博物馆与紧邻的乡野厨房、织宿及其他建筑形态,共同组成了“传梭天地城乡联动综合体”。而串联起整个“传梭天地”的,是我寻访村落或他人捐赠的22000多件纺梭。

随着现代纺织机械与技术的发展,这百年间,梭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乡愁”的符号之一。2002年至2022年的二十年间,我深入一个个深山之处的村寨,开启了一场独特的寻梭之旅。

我出生在金华磐安一个名叫窈川的小村庄里,在绵长的织布声中度过色彩斑斓的童年。大概从八岁开始,我就帮忙家里制作土布,梭子是成长中最重要的印记。百度上搜索“梭子”,只是织布机上一个牵引纬线的工具,但在我看来,梭是乡村记忆故事的记录者,更是共富时代进程的见证者。

迢迢越千里,悠悠山海情。从我的家乡和磐安榉溪村开始,到浙江常山对坞村、云南水沟头寨、西藏那曲兴民村……二十年来,我用一把把梭子串起了一条条携手共富的城乡路——提出“手工的村落”概念,以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土布纺织技艺推动榉溪村振兴;16次进藏,把高原之上的藏族手工纺织品带出大山,走向世界。

前些天,我收到了水沟头寨施书记发来的一组照片。他是我在2017年的一次寻梭之旅中认识的。当时,我帮助他们培训当地手艺人、制定市场方案,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品牌‘三百妞’。现在,村民年收入从不到3000元跃升到两万元。五年前,我与三百妞一起许下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我一直认为,手工艺是一门世界语言。这么多年来,很多热心人在得知我的收梭故事后,都主动联系我来送梭子。今年中秋节,我收到四把来自法国里昂的梭子。它们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是留法中国学生胡小宇在当地的露天旧货市场帮我找到的。如今捐梭的队伍已经壮大到数百人,从世界各地汇聚成一个共同的“梭家”。

2019年冬天,我带着团队来到离杭州主城区最偏远的百丈镇。今年5月26日,漫长的寻梭之旅如一叶扁舟,停靠在依山傍水的北苕溪畔,我为两万多把梭子安了一个新家。仅仅是给这些梭子分门别类建立谱系,我们就花费了好几个日夜。

作为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项目,余杭百丈给予了我和“传梭天地”极大的政策支持。今年5月26日,传梭博物馆正式开馆。刚刚过去的暑假,参观者络绎不绝,包括旅游者、观光团、设计师、院校师生、乡村振兴研究团队,我们每天都要接待6-7波人。

我认为,乡村振兴与共富,最重要的就是年轻人的回归和村民认知的改变。在打造“传梭天地”的过程中,不少手工艺人、文化学者、企业家都成了“返乡青年”,来到余杭百丈,一起共建乡村。让我兴奋的是,还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带着各样手艺,加入到建设中来。

“传梭天地”就是一座桥梁,链接乡村与城市,链接手工艺的过去与未来。城市人在这里找到乡村的美好,手艺人在这里找到产业的未来。未来,我要让“百丈模式”走出浙江,共赴山海,构建起一条条城市与乡村双向激活与联动的产业链。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厉玮 文 丁以婕 摄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