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兰芳在这里连唱七天 一场《霸王别姬》 卖了6000多张票
两年的修缮,并未对胜利剧院做太大的改动,它依然是曾经的模样。
“主要是消防设施改造和部分结构的加固工程,所以胜利剧院虽然表面改动不大,实则更稳固更先进也更安全了。”胜利剧院的总经理朱耀强介绍,这次修缮后的胜利剧院拥有622个座位,同时保留大厅的电影放映功能。从模样上来说,依旧是“大家记忆中的胜利剧院”。重装之后的剧院,多了一面海报墙,提醒着大家胜利剧院的历史地位:这是浙江省唯一一座在原址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经营时间最长、接待演出团体最多的专业剧场。海报上的人物都是“大明星”:梅兰芳、盖叫天、马连良、荀慧生……还有一张年轻时候的茅威涛,在“越剧皇后”姚水娟、袁雪芬、尹小芳这一排前辈姐姐们面前,今年61岁的茅威涛,也只能算是小妹妹。
1935年,梅兰芳来杭州为赈济浙江水灾的灾民以及杭州乞丐收容所进行救灾义演,为期7天共8场演出,都在联华大戏院。天天加座场场爆满不说,最后一场《霸王别姬》演出前,一口气售出了6000多张票,是当时戏院座位容量的6倍。《东南日报》还记载了一条追星趣事,梅兰芳在杭州演出期间,一位上海来的邵姓粉丝,约莫长得有点像梅兰芳,在官巷口六聚馆吃面的时候,被大家误认为是梅兰芳,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来了一群人大肆围观吃面。这位邵先生仓皇而逃,不过却因此也被梅兰芳记住。在最后一天的欢送会上,梅兰芳专门寻到他合影,照片就登在《东南日报》上,标题则为“真假梅兰芳”。
在大厅用海报“炫富”这个传统,胜利剧院一直有。剧院的老员工们还记得,胜利剧院一度也是杭城最红的地标电影院,上世纪50年代,胜利剧院的大厅把赵丹、秦怡、王心刚、王晓棠、韩非、王丹凤、孙道临、祝希娟等十二位明星的照片排成一排,影迷也是如当下的粉丝一样,纷纷尖叫着来打卡。
新旧地标交错相邻映照着湖滨商圈的前世今生
百年前湖滨“新市场”的规划,深刻改变了杭州的商业格局。民国时期,西餐厅、旅店、百货店等新业种的出现,让这一带逐渐成为杭州城内最热闹繁华的全新商业区。环湖而建的新新、蝶来、金城、西湖四大饭店,延龄路上聚集的新新百货店、张小泉剪刀店、健华西药店、陈永泰西木器店等大型商店,迎紫路上则有圣亚美术馆、西湖美术馆、祥泰纸店、云飞自行车行等。不仅如此,原先开在涌金门和城站的商店也纷纷迁入。带有人行道的大马路,和不同于旧时门店的新式招牌,一个崭新的商业中心就此崛起。而带有西式生活方式印记的联华大戏院的开出,成为湖滨商圈一个最辉煌的娱乐印记。
如今的湖滨商圈,依然是城市的商业中心,而且更为繁盛。马路、戏院、商店,是一个标准的城市商业场景。当下的杭州人,可以沿着地铁站从金沙湖大剧院数到运河大剧院,从杭州剧院数到蜂巢剧场,商圈里的电影院更是多到选不过来。
在杭州所有的剧院之中,胜利剧院和蜂巢剧场,也许是离居民区最近的两处剧院。“小时候我住奶奶家,隔壁就是胜利剧院,奶奶说她以前推开窗户就能听到舞台上演什么。”住在胜利剧院一带的居民,可以说是最接近流行文化的一群杭州人。什么新电影、什么新时髦,都是见过听过的。杭州人小顾,小时候在胜利剧院附近长大。一日他跟小伙伴发现了一处围起来的工地,男孩子顽皮,大家一起打闹,把工地里的“墙”给挖出了好几个洞。隔几天大家再相约去玩,好家伙,洞给堵上了。玩心重的小伙伴,又把洞给挖出来。过几天再去,洞又补好了。来回几次,小朋友终于被工地上的大人抓了现行,抓到他们的负责人劈头盖脸又有点哭笑不得地教育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挖的是剧院的后台啊!”
出了胜利剧院左转再左转,这个几排低矮房子组成的小区,叫齐心里。清朝时,这里是旗营北部镶黄旗坊,民国时建房称祺星里。1981年与六桂坊合并,统称齐心里。2018年,杭州市第七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公布,胜利剧院,长生路30号建筑,齐心里19号至22号、27号建筑,以及齐心里4号至8号建筑等28处老建筑,一起被列入杭州市第七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很多历史爱好者来齐心里,会去专门找一口井。井旁边的青砖房,一度是日本人侵占时所造,底下还养马。齐心里10号,曾为韩国临时政府办公室长兼外交部次长闵弼镐住所。此外,齐心里的房子,还做过革命根据地。这些门户极多的建筑风格,被称为石库门建筑,因为这个特色,才被选中方便人和文件的转移。
漫步湖滨,新建的商业综合体和胜利剧院等当年的老字号、古建筑相邻交错,仿佛映照着百年湖滨商圈的前世今生。
参考资料和文献:
《浙江省志丛书: 电影志》,1995《杭州文史丛编: 文化艺术卷》,2002《杭州市志·第7卷》,1995《浙江道路杂志》,1923以及1911年-1927年期间的《浙江省政府公报》《申报》《之江日报》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