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拌菜、海鲜生腌、冷冻食品
······
夏季很多人在享受过
“舌尖上的幸福”后
就会窜 稀
各位
你可能并不是肠道变脆弱了
而是忽视了
舌尖上的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
有哪些?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微生物繁殖速度更快,食物也就更容易腐败变质。食品中就隐藏着食源性致病菌。
1. 沙门氏菌
主要污染畜禽肉、蛋类及其制品。
【主要症状】:腹痛、腹泻(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为主)、发热、呕吐,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甚至死亡。
【潜伏期及病程】:一般在6~24小时,偶尔长达4天,病程一般为3~7天。
2. 副溶血性弧菌
主要污染海产品,包括多种海洋鱼类、虾、蟹、贝类等。
【主要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头晕等症状,腹泻多为水样便,重者为黏液便和粘血便,多数腹痛为上腹部或脐周部阵发性绞痛。
【潜伏期及病程】:多数在4~24小时,偶尔长达2~3天,预后一般良好。
3. 金黄色葡萄球菌
常见的易被污染的食品为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品,如熟肉制品、蛋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奶油蛋糕等。
【主要症状】:剧烈恶心、反复呕吐、腹绞痛,可伴有腹泻和发热。
【潜伏期及病程】:潜伏期一般在1~9小时,病程较短,1~2天即可恢复,预后良好。
夏天如何守护
“舌尖上的安全”?
蔬菜
蔬菜煮熟后,如果放置时间过久或储存不当,在硝化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会大量产生亚硝酸盐。
大家应注意不剩蔬菜,优先将蔬菜吃完。
凉拌菜
凉拌菜缺乏高温处理,容易滋生细菌,极易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制作凉拌菜时应选用新鲜食材,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应消毒后使用,同时做到生熟分开。
要注意的是,凉拌菜放进冰箱里储存,也会滋生细菌,应现拌现吃、一餐吃完。
肉类
肉类食品应尽快放入密封的容器中,放入冰箱储存,避免微生物繁殖。
若在食用前发现肉类已存在令人不适的味道,要避免食用。
海鲜
海鲜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夏季若储存不当或运输时间久,容易腐败变质。食用后可能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
购买时注意观察其色泽是否正常,组织状态和肌肉是否紧密有弹性,再闻气味是否正常,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冷冻食品
雪糕、冰镇饮料和冰镇西瓜不宜常吃多吃,否则会使肠道黏膜受到刺激,诱发腹痛、腹泻、积食等症状。建议大家少食冷冻食品,胃肠道功能较差的人群,忌贪凉贪吃。
这份生活小贴士
转给家人
保持厨房清洁
取用食品和食材准备期间要经常洗手。
配菜生熟分开
生肉、生禽和海产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处理和储存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食物烧熟煮透
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易滋生病菌,煮熟至食物中心温度达70℃以上。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保持安全温度
食物在室温下存放不宜超过2小时,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
远离变质食物
夏天温度较高,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如果食物出现变质,应及时丢弃。
热点资讯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