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岁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
儿童的眼睛和视觉功能是逐步发育成熟的,0—6岁正是发育的关键时期。
一般来说:
新生儿的视力只有光感;
1岁儿童视力可达到0.2;
3岁孩子能达到0.5以上;
5岁以后可达到0.8以上;
到12岁左右眼球发育完全,跟成人视觉一样。
远视储备是儿童视力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远视储备是儿童视力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孩子出生即处于远视状态,其自带的远视度数称为“远视储备”,“远视储备”越多,孩子越不易近视。
刚出生的孩子远视储备值一般在300~350度;
1—3岁约为250~300度;
4—5岁应该有200~250度;
6—7岁约为150~200度。
定期检查及时干预 保留更多远视储备量
随着孩子学习用眼增多,远视储备值会越来越小,一旦远视储备不足了,则预示着将可能出现近视。
家长要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干预。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等,能够让孩子保留更多的远视储备量,延缓他们出现近视的年龄,减少近视的出现。
0—6岁儿童开展眼保健和视力检查非常重要
0—6岁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一年龄段儿童开展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就非常重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检查?检查哪些项目?如何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今年6月发布的最新一版《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指出:
建议从新生儿期开始应定期接受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24月龄开始进行屈光筛查,早期发现儿童常见眼病、视力不良及远视储备不足。
从幼儿园时期,应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眼底等,根据年龄评估远视储备情况,建立儿童视力和眼屈光发育档案,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不良、有近视倾向和已近视的儿童,从而分档管理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
专家特别强调,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首先要保障户外活动的时间量。
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全社会如何形成合力?
《通知》将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到幼儿园和小学,从源头上进行了科学把控。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全社会还应该如何形成合力?来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的解读。
《通知》提出,家长要改变重治轻防的观念,科学管控孩子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学校通过“学校明亮工程”等,改善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条件,为幼儿园和普通中小学生改善用眼环境。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热点资讯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