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商报讯 昨天,记者从杭州城市管理部门了解到,全市城市河道沿河区域灭蚊专项行动已经陆续展开。
本次行动覆盖514条城市河道,如何将对市民的影响降到最低?答案藏在精妙的“时间管理大法”中。据了解,所有消杀作业被严格安排在清晨8时至9时及下午4时至5时这两个人流相对较少的时段。作业前,养护人员会提前在沿线发布通知、设置温馨提示,方便晨练、晚走的市民及时调整路线。
与过去一消杀就药味弥漫不同,今年的灭蚊行动“存在感”极低,河道边几乎闻不到味道, 这得益于药剂的全面升级:城管部门采用高效环保的生物制剂和颗粒药物,对人类、宠物、鱼类及水生植物均安全无害。同时,作业方式变“大水漫灌”为“超低容量喷雾” ,药剂用量减少、雾滴更细,效果更集中,气味残留时间极短。
作业期间,城管河道养护人员还会变身“科普员”,在河边设立临时宣传点,不仅免费发放环保驱蚊贴,更会现场开起“微课堂”,向居民科普灭蚊防控知识,提醒居民清除家中积水,从源头阻断蚊虫繁殖。
“此次以‘最小干扰’求‘最大成效’的灭蚊模式是遵循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又一次主动实践。”杭州市水设施河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杭州市管理部门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定期开展环境整治和科学消杀,努力将沿河区域打造为市民心中整洁、健康、宜居的散步锻炼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