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上午10点,在余杭区梦想小镇停机坪,一架白色四轴物流无人机缓缓升空,机腹下悬挂着货箱,12分钟后精准降落在西湖科技园的停机坪,驻点快递员立即扫码派送,时效提升达50%。
你有没有发现,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上空,经常有无人机飞来飞去?这样的日常,正在重新定义中国经济的空间维度。
去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低空经济纳入重点发展领域,这片距地面1000米以下的空间,正成为继高速公路、移动互联网之后,承载发展新动能的“第三层基础设施”。
国内首条城市无人机物流测试航线,早在2018年,就在未来科技城启航。如今,梦想小镇作为杭州首个公共垂直起降场,已配备12个起降单元,单日最高保障18架次飞行,累计服务超1000架次。余杭区在低空经济赛道上实现了从“先行试飞”到“全域成势”的跨越,更勾勒出“中国飞谷”从概念到实践的演进样本。
医疗急救的“空中生命线” 最为牵动人心。2025年2月,余杭山区卫生站使用无人机,仅耗时12分钟便将血液样本送达区第三人民医院检测中心,让一名高血压患者及时获得诊断结果。余杭32条医疗航线覆盖全区65家医疗机构,其中滨江区浙江省血液中心至余杭二院的航线长达50公里,是全国最长的无人机急救送血专用航线。在急性心梗、产后大出血等急症救治中,每一秒都在改写生命的结局。
余杭丰富的山水资源,不仅成为低空场景的天然测试场,更让“空中消费”从概念变为日常,重塑城乡消费体验。黄湖镇-青山村、万达广场-径山花海等11条航线被纳入即时配送体系,无人机能在15分钟内把咖啡送到山顶帐篷;27个即时配送点让生鲜、药品全面实现“空中闪送”。在乡村节庆人流高峰时,无人机配送更是成为物流体系的“灵活补充”,为激活乡村经济、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路径。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