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万亿元 浙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再创新高
发布时间:2025-11-05 09:11:50

杭州日报讯 浙江是外贸大省,进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做好稳外贸工作对于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再创新高,达到近2万亿元。

日前,“金融支持浙江外贸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以来外贸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强化政策保障、深化改革创新、优化金融服务,助力全省外贸保持稳健运行的相关情况和成效。

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外汇管理一处副处长郭舒萍介绍,应对关税冲击,随着《关于金融支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加速落地。设立“三个200亿”的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发放外贸、消费、科创三大领域贷款超200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过100万户;用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支持10家外贸关联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债287.9亿元。

基于此,金融机构加力用足支持政策,开展以汇率避险、贸易融资产品、跨境人民币为主题的对接,加大信贷支持。截至9月末,全省海关高级认证企业(AEO)贷款余额1854亿元,较年初新增190亿元。

前三季度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近2万亿元,其中与实体经济关系更为紧密的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项下结算量达到1.3万亿元,居全国第四位。聚焦中小外贸企业减少汇兑损失的诉求,银行期权激励措施的“杠杆撬动”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前三季度全省新增首办户10969家,套保率26.4%,较2024年提升9.2个百分点,期权业务同比增长104.0%。另外,借助科技力量,“出口应收账款融资”等9个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的应用场景,累计助力1.6万余家涉外企业获得融资及授信777亿美元,服务企业数和融资笔数居全国前列。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稳步推进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将更多中小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范围。截至目前,全省共备案诚信合规的优质企业6450家,银行机构累计为其办理便利化业务251万笔,金额达3507亿美元,节约业务办理时间超千万小时,推动优质企业跨境资金结算实现“秒申请、分钟办”。针对贸易新业态“小额、高频、电子化”的特点,支持银行和支付机构自动批量审核电子订单,已累计服务跨境电商小微商户约59万家,结算效率提高近40%、成本降低30%以上。全省外汇展业改革银行已纳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内的优质客户超过4700户,前三季度凭指令办理跨境业务超25万笔,累计400多亿美元。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黄宇翔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