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2025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办。活动期间,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未来城市顾问委员会发布《未来城市顾问展望2025:人工智能和城市》报告,杭州“多游一小时”场景案例成功入选。
这份报告,全面阐述了城市大脑的理念、路径及全球价值,收录了杭州的“全市一个停车场”“亲清在线”“多游一小时”以及浙大城市学院“校园大脑”等经典场景。其中,杭州的“多游一小时”实践为报告提供了重要样本,让常见的旅游痛点变成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亮点。
所谓“多游一小时”,即针对游客在旅行途中常见的堵车、排队、等候、信息不对称、资讯获取慢以及“游占比”低下等问题,借用数字场景逐个击破,将省下的一小时变成了更具品质的旅游体验。
自2019年起,杭州文旅便推出“10秒找空房”“20秒入园”“30秒入住”“数字旅游专线”四大场景,让游客的旅游半径从西湖景区走向全域景区;随后推出的“City Pass”“亚运Pass”,以化繁为简的方式,将公交码、地铁码、预约码、入住入园码等合并成一个“码”;去年新推出的“轻松游行李一件事”以及杭州的专属AI旅游搭子——“杭小忆”,不仅让游客出了机场、高铁站就能做“甩手掌柜”,由专人把行李送到酒店,还能通过“杭小忆”快速制定旅游攻略,实现“智慧共情”……这一过程,正是杭州在智慧旅游建设中的系统思维。
让大家在杭州“多游一小时”,不是简单堆砌技术功能,而是构建一个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不断进化的数字服务体系。
城市形态的每一次跃升,都伴随着治理方式的革新。数据显示,“多游一小时”项目推进以来,游客在杭州旅游的平均等待时间缩短10分钟/次,“行李直送”两年累计服务市民游客65万人次;“30秒入住”系统将传统酒店的平均入住时间从5分钟缩短至30秒以内,该项目已推广至全国10多个城市、在5000余家酒店落地,并成功出海日本及欧洲多国。
体验式旅游时代,随着数字场景的广泛应用,游客与目的地之间如何更快速地建立亲密关系,关键在于数字场景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度。
“人是旅游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杭州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游一小时”项目推动了文旅与交通、商务、城管、气象、电力、数据局等各个部门的合作与数据协同,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牵引,推进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此背景下,杭州文化广电旅游部门正积极以“人工智能+文旅”为突破口,通过构建全域智能服务体系,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引导的治理模式跃迁,为全国文旅数字化转型贡献杭州智慧与实践样本。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