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滨步行街的AI黑科技首发街区里,前沿技术体验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成为潮流地标;南山路的巡逻队伍中,机器狗精准识别违规行为,即时录制取证全程智能高效……如今在上城区,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场景从实验室走进街头巷尾,这背后离不开该区创新推行的“揭榜挂帅”机制。
昨天在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路演中心,上城区发布第三批50个“人工智能+”机会场景,至此全区已累计发布77个场景,覆盖社会治理、金融、民生、文旅等多个关键领域,为AI企业搭建起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落地的“桥梁”。
上城是杭州的历史文化核心区和消费中心主战场,也是“人工智能+”的最佳试验场。最好的技术要在真实场景中验证,最迫切的问题要用先进技术来破解。今年以来,上城区推行“场景牵引”策略,搭建起独特的供需对接平台——街道、学校、金融机构等一线单位带着“真痛点”而来,AI企业携“硬技术”响应,这种精准匹配的“双向奔赴”,让人工智能加速落地。
“前两批27个场景已有半数成功落地,这次50个场景中也有10余个进入接洽阶段。”上城区审管办党组副书记、主任桑丽介绍,本次发布的场景全部源自一线单位的真实需求,涵盖社会治理、金融服务、民生服务、城市管理、智能建造、文化旅游、时尚消费七大重点领域,更聚焦技术适配性与产业化价值。年底前,上城“人工智能+”机会场景总量将增至200个,这些场景不仅有效破解AI企业“应用场景匮乏”的痛点,更将以技术迭代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在城市管理领域,丁兰街道提出的“皋亭山景区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与科普系统建设”需求,已由浙江先河云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接单”——“我们尝试通过视频图像识别和鸟类声音识别两种技术路径开展监测,前者精准捕捉物种形态,后者弥补密林观测盲区,还能通过科普功能增强公众参与感。”浙江先河云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韩潇帅介绍,他们计划整合AI、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在皋亭山景区构建全域覆盖、实时感知、智能分析的监测与治理体系。
在民生服务领域,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提出的“中医老字号人工智能问诊”场景,希望借助医疗自然语言处理、医疗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智能问诊,在传承国粹的同时提升服务可及性;在智能建造领域,杭州但丁云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仓储全流程自动化升级”场景,正寻求与具身智能、智能调度算法等技术领先企业合作,全面提升仓储物流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降本增效,打造行业标杆。
“为企业找场景、为场景找企业,我们将持续征集‘机会清单’与‘能力清单’,构建从需求对接到成果推广的全链条闭环工作体系,打造‘上城AI合伙人’服务生态。”桑丽说。
发布会刚一结束,专题分会场立刻变成“招聘模式”——企业代表携带技术方案,需求单位亮出实际问题,双方面对面“聊合作、碰火花”。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的50个场景均已上线上城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的“人工智能场景专区”。
正是供需两端的同向发力,才让一个个场景从构想走向实践,从蓝图变为现实。未来,上城区将继续手握“金融+场景”两张王牌,定期发布“机会清单”与“能力清单”,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对接活动,打造一个“永远在线”的AI对接平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