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个,杭州人逛公园自由升级!更多绿意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5-11-19 09:11:24

“新(改)建城市公园”已连续5年纳入省、市政府民生实事,为市民朋友打造了一批普惠共享、活力多元、全龄友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杭州发布厅”邀请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园林绿化处处长程二苹,来向大家介绍本年度“新(改)建城市公园60个”的相关情况。

问:

请您介绍一下“新(改)建城市公园60个”的总体情况。

答:

2021年以来,市园文局以公园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等为抓手,连续5年高标准实施“新(改)建城市公园”的民生实事项目,推动新建(改造)各类公园330余个,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显著提升了近6个百分点。近年来建成的桃花湖公园、玉湖公园、大运河杭钢公园等一批功能多元复合、开放共享、活动丰富的城市绿意空间成为了市民朋友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为了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持续推动公园建设,在以人民为中心、城园融合、文绿辉映的公园城市建设上见成效、求突破,我们在充分调研各区、县(市)规划落地情况及供需实际的基础上,发布了新一轮2025-2027年的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确定了今年“新(改)建城市公园”60个的项目清单。

问:

请问今年新建(改)公园有哪些特色?

答:

今年我市公园项目类型丰富,涵盖了山体生态公园、滨水公园、体育特色公园、儿童友好公园、考古遗址公园、运河文化公园等,在各区分布上也较为均衡,体现出了几个鲜明的特色。

一是城水的互动融合,今年钱塘江、运河畔的几个项目对古海塘文化、大运河文化都有一定的挖掘展示,也有像钱塘区的东沙湖公园实现了产城与生态蓄水湖面的交相辉映。我们现在所在的钱岸公园就是以打造“钱塘江滨水新潮岸”为目标,在古海塘遗址上,实现滨江绿地与城市TOD共生,承载休闲游憩、生态绿色、康体健身、集市露营、观鸟观潮等多项功能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二是文化与绿化的有机结合。比如临平区的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通过绿地的户外展陈与博物馆相结合,同时实现了遗址保护与游赏利用,构建起良渚文化展示的完整链条。也有像杭钢遗址综保项目对杭钢文化的深入挖掘以及老旧工业设施的再利用,打造了深受市民喜爱的文化艺术空间。

三是开放共享的邻里活动空间。通过对儿童友好、休闲健身、邻里生活、商业互动等主题元素的设计,让桐庐县中心广场、富阳区迎宾园等一批城区老旧公园焕发新的活力;而新建的余杭区海创未来人才公园、西湖区天目里街区公园等则是有效补足了区域内公园服务短板,真正实现“园为人所用”。

问:

钱岸公园作为今年民生实事项目的一个代表案例,也想请您介绍一下钱岸公园的设计、建设理念,以及建成后能对整个区域,对周边市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答:

钱岸公园在立项之初,就明确按照安澜提标、融合提升、生态提质、管护提效的设计理念,以海塘“安全+”融合为纽带,将海塘防潮提升到300年一遇的标准。另外在海塘提标的同时,通过建设之江东路下穿隧道、沿江生态公园、配套服务建筑及地下停车库等工程,打造集生态、休闲、健身、文化、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水岸。整体景观发挥了“滨水公共空间”的独特性格和魅力,通透疏朗,走得通,看得透。一条“潮岸活力带”贯穿整段滨水空间,活力带叠加在下方的隧道上方,以“基础设施景观化”为核心设计策略,化不利为有利,借用原隧道已废弃的胶囊形平面的通风井空间,改造为包括沙池在内的活动场地,成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活力胶囊”。以“立体的潮”为设计语言,沿江设置一系列景观建筑,以驿站、展厅等公共服务为功能,以水洗石、清水混凝土、通透玻璃为材料,突出了建筑形体和空间的魅力,形成稳重又不失活泼的建筑风貌。

我们一直以民生实事项目的高标准、严要求来推动项目落地,把提升周边市民的居住生活品质作为我们项目的重要使命,项目通过之江路的下沉改造,实现海塘滨水岸带与腹地中心区、商业区的无缝衔接;通过融合建设生态公园,切实提升了周边区域的居住环境;通过配套建设停车场、文体设施、观光平台等,实现公共服务空间与海塘岸带深度融合,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问:

今天我们现场还邀请了一位市民代表,想请您聊聊对我们“新(改)建城市公园60个”的经历和感受如何?

答:

我也算是这边的老居民了,以前在钱塘江沿岸发展起来之前,我们想来这边走走都非常不方便。江边就是一片野生的滩涂和芦苇荡,路不好走,夏天蚊子多,也没什么设施。明明家离江边不远,却享受不到江景,真的还是感觉很遗憾的。

现在好了,这个钱岸公园建起来,环境好多了。空的时候,我沿着公园的道路走走,呼吸呼吸江边新鲜的空气,赏赏花草,在观景平台上望望江景可舒服了。公园的设施服务也不错,也能露营,周末带小孩过来打发打发时间也很好。孩子在这里玩,和大自然接触,比去商场里玩一天有意义多了。另外,这几年我也明显感觉到家门口的公园多起来了,散步锻炼都有了更多好选择,每天出门就是绿色让我们上下班心情都好了很多。

真心希望这样的好举措能一直推广下去,让我们的生活居住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资料/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市园林文物局

来源:杭州发布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