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浓度”再创新高 全要素赋能构建创业“快车道” 杭州这场十年之约持续以“陪跑”温暖创业梦想
发布时间:2025-11-25 09:15:13

十年,足以让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十年,也能让一家初创企业跻身行业翘楚。今年初春,“六小龙”的出圈让杭城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愈发引人瞩目,成了众多创业者逐梦的热土。

11月21日至22日,由杭州市人力社保局与拱墅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杭州创业者大会在千年运河畔的运河文化发布中心举行。恰逢十周年,2000余名创业者、投资人等共赴“乐业杭州 创享未来”之约。两天会期里,六大活动释放政策、资金、导师等资源,让“阳光雨露”滋养成长,为杭州打造“温暖创业之城”注入强劲动能。

1/

全链条对接 搭建资源“快车道”

会场所在的拱墅区,“工业记忆+文创赋能+创业孵化”的发展路径更让人眼前一亮。昔日杭纺机、杭氧等老厂房蝶变为创业陪跑空间,“她创1+1”非遗创业项目等新生力量在此拔节生长,持续释放区域创新动能。

值得一提等是,本届大会“资源浓度”再创新高——创业星秀展、加油站、潮市集、空间交流区、人才对接会、融资路演台六大活动同步启动,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80余个优质项目,超百家参展单位将场地、资金、导师、服务等全要素一站式配齐。

此外,“就业创业一张图”数智服务与“行走的创业课堂”成为大会亮点。创业者通过电子地图即可实现政策智能匹配、资源精准推送;在杭高校学生则与创业大咖零距离互动,沉浸式掌握政策、团队建设等实战要点,还能现场对接陪跑空间入驻、贷款申请等资源。银行、风投机构等构成的“服务天团”现场提供组团式服务,现场人头攒动,创业启动资金成为咨询焦点。一位大学生创业者当场对接两家意向投资方后笑言:“本是来学习的,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创业从0到1过程曲折,我们要做的是润物细无声地陪伴。”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叶金香表示,杭州已构建起“导师‘智囊团’、陪跑空间、交流圈子、政策资金”等系列服务网络体系,让温暖服务成为杭州的创业底色,为每一个怀揣创业梦想的追光者奋力托举。

2/

多主体赋能创业故事彰显生态活力

多位跨领域创业者的TED式分享成了亮点。

乡村振兴创业者许文燕的故事打动不少人。辞去大厂返乡创业的她,以短视频流量激活建德铁皮石斛产业,通过“基地背书+内容电商”模式让优质药材走向全国。目前团队已壮大至10余人,在建德莲花镇的创业陪跑空间里稳步发展。她坦言,创业初衷源于自身健康需求,但更深层的动力是看好银发经济前景。“最打动我的还是杭州政府润物细无声的服务!”政府不仅为她提供免费场地,更主动协助对接银行贷款、引荐人才资源,让项目得以稳步推进。如今,团队日均交易数万元,原本限于线下销售的建德铁皮石斛,在他们的包装升级与内容运营下,销往全国,带动了当地药食同源产业的转型升级。

摩兽出行创始人陈官平同样被杭州包容开放的创业生态所吸引,凭借硬核技术将中国智能电摩驶向全球39国,在国际市场稳占一席之地。80后妈妈刘佳在杭州良好的创业氛围中,通过自主创业打造“潮妈就业模式”,实现家庭与事业双赢……

杭州浓厚的创业氛围更吸引了一大批“Z世代”投身创业浪潮。在创业潮市集上,“木兰女工”项目格外引人注目。创始人陈宁是位99年的台州姑娘,本可出国读博的她却选择了不走寻常路,扎根本科就读的城市——杭州,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启创业征程。据悉,她的创业项目是一个创新性的女性互助项目与服务平台。“一方面组建专业维修、改造、装修等服务的女性技工队伍,另一方面开展社群培训,赋能每位女性像‘花木兰’般勇敢独立地打破性别偏见,亲手创造价值!”留着短发的陈宁眼神坚定,“吸引我的不仅是星罗棋布的创业园区和陪跑空间,更有务实的后续资金补助政策,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追逐梦想!”

这些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创业故事,共同勾勒出杭州创业生态多元赋能的生动图景。正如现场一位连续创业者所言:“杭州的创业服务既有广度,又有温度,更有力度!”

3/

从管理者到同行者 十年深耕 构建“温暖”之城

从政策托底到导师护航,从金融赋能到圈层共建,杭州用十年实践证明:最好的创业服务,是成为创业者身边的“陪跑者”。这份温暖,源自杭州十年如一日的生态深耕。2013年,人社部门率先提出“创业陪跑”理念,从早期的小额担保贷款、大学生创业园,到“创业陪跑空间”的全面升级,政府角色早已从管理者转变为创业者身边的“同行者”。

数据见证生态厚度:十年间,杭州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1.04亿元,建成154个创业孵化载体,孵化培育企业7.4万家,带动就业超16万人。服务体系上,60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创业导师组成“智囊团”,为创业者提供心态引导、资源对接与路径指引。全市100多个陪跑空间则让“小而美”的项目卸下租金包袱;1000多场活动,涵盖创业者大会、创业马拉松等搭建起深度交流平台,加上政策资金的全方位扶持,构筑起令创业者安心逐梦的创业生态体系。

作为深耕本土的“地方性银行”,杭州联合银行占据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40%的市场份额,其角色早已超越单纯的银行角色。通过“特创原动力”品牌活动,该行主动为创业者搭建股权投融资桥梁,精准对接上下游资源与上市公司高管,构建起覆盖产业链的赋能网络。“未来,我行将继续以陪伴式金融服务破解创业资金难题,为企业提供从初创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支持,赋能创业者稳步前行。”沈基良说。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院长助理,杭州市创业导师王小毅则认为,“要将创业者视为平等主体与未来经济的核心力量,帮助他们完成从技术创新到产品落地的惊险一跃!”

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则能走更远。本次大会发布的《杭州市创业陪跑生态共建公约》,为创业支持体系的规范化、长效化按下“确认键”。“创业最怕单打独斗,有了这份共识,背后的力量更足了。”一位初创企业捧着公约感慨道。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沈艳 通讯员 王聪 任惠芳   编辑:陈俊男